古代官场彼此间如何称呼呢?古代官场称谓

现代人尚且有“经理”、“局长”、“主任”等称谓,古代官场彼此称呼难道只如电视剧上那般互称大人吗?

“大人”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乾卦》的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里指圣人或君子,也就是身居高位的当权者,后来《墨子》中的“王公大人”也是这个意思。

《后汉书·阳球传》记载中常侍程璜被称为“程大人”,《晋书·刘聪载记》记载中宫仆射郭猗也被称为“大人”,元代高明《琵琶记》中蔡伯喈称黄门为“大人”。可见东汉以来早有称内侍宦官为“大人”的先例,不过这些人官位低而权势大,这样称呼多少有些谄媚的味道。所以当人们见到高官或长者时,并不会称其为“大人”。

沈德符在他的野史笔记《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他爷爷沈启原在陕西做官期间,有一次去拜见中央首长张居正,居然被称呼为“沈大人”,觉得不可思议,就当成一件大事跟家里人讲。于是小沈就把这件事记了下来。如果不是稀罕事,沈德符一定不会记下来。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当面称大人“始于元明”,就算张居正不是第一个当面叫人“大人”的人,这种情况在当时也比较罕见。王世贞《觚不觚录》记载,地方布政司、按察司、都司称总督兼巡抚为“老先生”,称巡抚为“先生大人”,而不会有“总督大人”、“巡抚大人”之类的称呼。

丞相类:可以直接称呼官职,如萧何称萧相国,陈平称陈丞相;又称相公,如王粲《从军行》“相公征关右”中的“相公”指的就是曹操;担任中书令、尚书令者称令公,如郭子仪称郭令公;明清内阁大学士称中堂,因其职权近似宰相,有时也沿用古官号称相国、宰相,曾有人以“宰相合肥天下瘦”调侃合肥人李鸿章;唐宋以后,加中书、尚书、同平章事等官衔的武将、地方官也称相公,如《水浒传》中的老种经略相公,大名府长官梁中书也被下属尊称为“恩相”,后来相公也滥大街了,先在官场泛滥成灾,后在民间畅行无阻,官家子弟、丈夫、秀才,甚至男妓也被称为相公了。


尚书类:可以直接称呼官职,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有《寄刘尚书》诗;明清流行使用古官称,比照《周礼》六官分别称吏部尚书为大冢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礼部尚书为大宗伯、兵部尚书为大司马、刑部尚书为大司寇、工部尚书为大司空,如钱谦益称钱宗伯。

地方官:可以直接称呼官职,也可以称呼任职地点;州长官称刺史,尊称使君,如刘备任豫州刺史,既可以称为刘使君,又可以称为刘豫州;郡长官称太守,尊称府君,又称明府君,简称明府;县长官称令、长,如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人称陶令,唐朝以后也以明府尊称县令;北宋以后常用刺史、太守、县令称呼知州、知府、知县,沿用至明清。

常见通俗释义:

对于知县,只称为“太爷”。

佐贰杂职统一称为“老爷”。

再后来,到了方浚师所处的时代,又全都不一样了。

此时的知府,有加至二品、三品职衔的,于是,知府几乎人人都是“大人”了。

知县也有加至四品、五品职衔的,于是,知县几乎人人都是“大老爷”了。

以上所述,多为长官的情况。

另外,长官的属官自称,也各有不同和变化。

属官中的京官,自称为“司员”、“章京”“笔式帖”等名目。

(只有内阁官员,用的师生称谓。在公牍中,属官则自称“侍读”、“中书”。侍读学士以上,见到中堂时,自称“晚生”。中书、侍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相见时,均是平等称谓。)

外官三司【明代各省设都司(都指挥司)、布政司(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提刑按察使司),分主军事、民政、司法,合称三司。】的属官,自称“司里”(公牍中称“本司”)。

各道的属官,自称“职道”(后有称“道里”者,这是僭越)。

各府的属官,自称“卑府”。

同知以下的属官,自称“卑职”(盐运司运同,亦称“卑职”)。

就是平级官员之间,比如巡抚与总督,如果对方有公、孤衔,自称则为“教弟”;如果曾经是对方的属官,则用“旧属”自称。

如果是大学士兼总督,同级者必须自称为“晚生”。

又比如各道与两司的平级官员,自称皆为“教弟”。

同知、通判在知府跟前,自称为“晚生”;并称知府为“堂翁”或“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