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官场上怎样才能被称为“大人”?

一般释义:大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或对父母长辈的称呼。清朝之后常指在职的官员,而如宋朝时期包拯的手下公孙策对包拯称呼“大人”是现在编剧错误的语言使用。口语中, 丈夫或妻子尊称自己的配偶,也叫大人;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来指代父母。

“大人”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乾卦》的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里指圣人或君子,也就是身居高位的当权者,后来《墨子》中的“王公大人”也是这个意思。由于儒家又把道德高尚的人称为君子,因此“大人”也被赋予这一含义。

《后汉书·阳球传》记载中常侍程璜被称为“程大人”,《晋书·刘聪载记》记载中宫仆射郭猗也被称为“大人”,元代高明《琵琶记》中蔡伯喈称黄门为“大人”。可见东汉以来早有称内侍宦官为“大人”的先例,不过这些人官位低而权势大,这样称呼多少有些谄媚的味道。所以当人们见到高官或长者时,并不会称其为“大人”。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只见长班进来跪着禀道:‘部里大人升堂了。’”

晚清福格所著《听雨丛谈》记载,“本朝内大臣、都统、尚书、侍郎、卿寺、学士、堂上官皆称大人”,而中允、洗马、赞善、巡城御史、掌科给事只在各自官署中称大人,出了官署就不这样称呼了。《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部里大人升堂了”就是这种情况。据福格记载,“大人”这一称谓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下移,咸丰以后,战乱频仍,世风也是礼多人不怪,于是知府以下官员开始滥称“大人”、“老爷”,直到民国以后才在官场逐渐革除。不过“大人”称谓深入人心,早已在民间文艺作品中生根发芽,由此造成了当今古装影视剧中“大人”满天飞的现象。

方浚师在京师做朝官的时候,堂官中的贾筠堂(桢,公元1798年~公元1874年)、周芝台(祖培,公元1793年~公元1867年)、瑞芝生(麟,公元1809年~公元1874年)、文博川(祥,公元1818年~公元1876年)、宝佩蘅(鋆,公元1807年~公元1891年)等人,都曾加过宫銜,也都只称“中堂大人”。

后来,战端起,军事兴,卿贰、督抚等总理军务者,军中的普通员属均尊称其为“大帅”。这样的称呼,似乎又在“大人”之上了。

当先前那些被称呼“大老爷”的官员,世风变化,后来变成称呼“大人”。于是,又移转将知府称为“大老爷”了。再后来,那些与知府为同僚的同知、通判,也和知府一样,被称呼为“大老爷”了。知州的级别为从五品,也被称呼为“大老爷”。

对于知县,只称为“太爷”。

佐贰杂职统一称为“老爷”。

再后来,到了方浚师所处的时代,又全都不一样了。

此时的知府,有加至二品、三品职衔的,于是,知府几乎人人都是“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