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的人为什么大部分都在东亚?

喝酒的时候你的脸会变红吗?并不只有你会这样。超过三分之一的东亚裔(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喝啤酒、红酒或烈酒时都会脸红。

在亚裔人群中,这是由于一种与酒精降解有关的酶——乙醛脱氢酶的遗传缺陷产生的。这种情况在其他人种群体中很罕见,但也并非不为人知。

这种缺陷导致的不仅仅是脸红的尴尬,其在健康方面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且它也启发了我们对一种常见的治疗酗酒的方法的理解。

你是如何代谢酒精的?

酒精在你的肝脏内分解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化为一种更为不好的化学物质——乙醛。这种毒性化学物质的累积是当你宿醉后感觉身体不舒服的原因之一。

之后,第二种酶——乙醛脱氢酶,将乙醛转化为乙酸(醋里边的那种无害的酸性成分)。

乙醛脱氢酶缺陷在中国人、韩国人和日本人中常见。有的人分别从父母那里遗传了一份有缺陷的编码这个酶的基因,则他们的肝脏就不能产生正常的酶。

有些人只从父母一方那里遗传了一个有缺陷的等位基因,因此他们能同时产生正常的和有缺陷的酶。但这种部分缺陷导致产生的蛋白和正常相比只有1%的活性,而不是我们可能想到的50%的活性。这是因为有缺陷的蛋白不稳定,而完整的酶需要多个蛋白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你遗传了缺陷或者部分缺陷的乙醛脱氢酶,那么喝酒过后你体内的乙醛含量很快就会升高并持续很长时间,同时身体上的不舒服也会伴随而来。可以将其视为短暂宿醉:恶心、流汗、头疼、心跳加速、头晕并且脸红。

这意味着什么?

好消息是由于乙醛脱氢酶的缺陷,酗酒以及和酒精相关的癌症在东亚人种中的发病率普遍较低。这是由于这些人喝酒后的感觉很不好,因此就算真的喝酒,他们也喝得很少。

但坏消息是,由于乙醛脱氢酶的缺陷,如果这些人仍喝酒的话,则患和酒精相关的癌症比如食道癌(食道是介于嘴巴和胃之间的管道)的风险就会较高。

那些带有部分缺陷酶的人患癌风险是最高的。这是因为他们残余的低酶活能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忍受喝酒的不良感受,但他们体内仍累积高水平的乙醛。

有乙醛脱氢酶缺陷的人也会喝酒,这或许令人惊讶。不过我们喜欢喝酒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一些是新陈代谢相关,一些是和脑化学有关,一些则是因为社交原因。

有一些人喝酒的时候和其他人相比会感到更强烈的愉悦感,这会导致上瘾。

关于亚裔美国大学生的喝酒习惯的研究揭示,社会影响,比如暴露在饮酒文化中、来自同伴的压力,家庭对于饮酒的态度等,会凌驾于乙醛脱氢酶缺陷引起的不愉快的身体反应之上。

你可以怎么做呢?

在媒体或网上经常有报道“抗组胺药”可以阻止“亚洲红脸症”的发生。

有些药确实可以减轻脸红症状,但它们不是经典的抗组胺药,比如用于治疗花粉过敏的药物。一些治疗胃酸反流的药物如雷尼替丁(Zantac)和西咪替丁(Tagamet)有能减轻酒精引起的脸红症的副作用,通常我们并不把这些药物看成抗组胺药物,但从专业角度讲它们是抗组胺药。它们能够阻断胃里的H2型组胺受体,而这些受体和胃酸的释放有关。

我们通常所说的抗组胺药,如仙特明(Zyrtec),非索非那定(Telfast)和氯雷他定(Claratyne)靶向H1型组胺受体,它们对于酒精引发的脸红症没有任何效果。

H2型受体阻断剂只有轻微的副作用,是相对安全的药物。但它们只是掩盖了症状,而并没有减少乙醛的毒性作用。吞一粒药丸然后纵酒,会导致对乙醛的耐受并增加患癌的风险。

因此,如果你是乙醛脱氢酶缺陷,最好是完全避免喝酒。但如果你喝酒了,就只喝一点并让脸红症发作吧。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酒,酒精代谢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是酒精的含量以及你喝酒的速度都会影响乙醛在你体内的浓度。

这个研究对治疗上瘾有何帮助?

在亚洲人群中,酗酒的现象非常罕见,这与对这种成瘾现象的治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很久前就有人发现橡胶厂的工作人员在喝酒的时候会出现相同的脸红或宿醉反应。在20世纪30年代,惹祸的化学物质双硫仑(Disulfiram)被发现,到了50年代,它以戒酒硫的身份市场化。在80年代,专家们才发现戒酒硫能够阻断乙醛脱氢酶的活性。

因此,服用戒酒硫可以引起短暂的乙醛脱氢酶缺陷,一杯酒就足以引起和遗传性乙醛脱氢酶缺陷的人一样的酒后不良反应。

但这并不是极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它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作用。就像某些带有遗传性乙醛脱氢酶缺陷的人仍旧会饮酒过度并且发展为酗酒,这种短暂性的宿醉感并不足以使所有有饮酒问题的人远离这“魔鬼的琼浆”。

作者简介:

Terry Mulhern是墨尔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高级讲师

翻译:王艺静     审校:顾金涛

原文来自 环球科学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