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是我国的老机型了,从1956年赫鲁晓夫批准图波列夫设计局向中国转移当时还是苏联最新机型的图-16生产技术开始,这款轰炸机在“中国空军尺寸最大的轰炸机”这个位子上已经坐了好几十年,而且在新一代远程轰炸机出现前,它还会继续保持这个地位。去年俄罗斯的退役军官在华访问时一句:“你们现在已经不用图-16了吧?”,已经成了一个网络上流行的梗。
轰-6K首架原型机。
这其中的一个标志就是1983年,在仿制成功22年后,涡喷-8发动机的寿命终于延长到了800小时,算是彻底解决了轰-6的“心脏”问题。
然而作为中国上手接触的第一种大型复杂的轰炸机,轰-6依然并没有完全解决可靠性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还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空军某部轰-6在飞行中出现电器故障,经过排查,却无法确定其故障原因。厂方建议将飞机送回厂,全面更换电缆,以解决问题。然而这一工作需要的时间长,而且非常昂贵。在当时空军捉襟见肘的经费条件下,最后也没有实施修理,解决办法只能是让这架飞机担负有限的训练任务,以避免再发生类似故障。
当然后来我国的轰-6各种改进型已经逐步提高了可靠性,并采用了新的雷达、航电、武器系统,作战能力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只是,其基本机体,依然和当年一样,进入新世纪以后,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其实,在国际上,上世纪60年代老飞机机,经过重新设计,长期服役的事情并不稀奇,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几种大型军机,第10000架波音737飞机前几天刚刚走下生产线。当然,如今的波音737MAX客机,和当年的波音737-100,已经几乎完全是两种飞机了。
所以,道理很简单,当现代的先进技术被融入到老飞机内,它们是可以换发青春的。
轰-6K就是这样一种焕发青春的老飞机,近期空军“神威大队”的系列宣传中频频亮相的就是它。
轰-6K相比之前的轰-6飞机,最大的改进之处当然就是换发。关于轰-6K用的D-30KP2发动机的来源,大家都耳熟能详关于中国空军订购伊尔-76,俄方无法按期交货,最后用发动机抵账的事情了。如今呢,从轰-6K和运-20两种使用这一型发动机的飞机数量看的话,这批抵账的D-30KP2,也该用的差不多了。未来国产涡喷-18发动机,其实也就是D-30的国产型,是肯定要顶上的。
经过改装的图-16承担了我国第一枚氢弹空投试验任务。
D-30KP2的耗油量比老的涡喷-8那是低了一大截,因此,轰-6K的理论航程,也比老的轰-6有了很大提高,按照理论计算,甚至可以达到9000公里,也就是说,执行用铁炸弹轰炸关岛的任务都绰绰有余。
此外,轰-6K还取消了没有用的23毫米机关炮,安装了现代化的航电设备,尤其是在机鼻内安装了多功能雷达和光电球,解决了它以前“看不远,看不清”的问题——毕竟以前还有领航员舱,靠肉眼看呢。
武器也是鸟枪换炮,装上了AKD-20空射巡航导弹,两侧机翼下可挂6发。此外因为光电系统的增加,它也可以装各种精确制导弹药了。
再加上比较先进的通讯、导航、电子对抗系统,轰-6K的生存性,飞行全程自卫能力,通讯能力……那都是已经赶上了21世纪标准。
然而,尽管如此……
轰-6K作为由西飞厂主导研制的机型,又有着严格的研制周期限制,不得不说,它还是存在遗憾的。
这其中最让人遗憾的就是飞控系统,没有考虑远航飞行的人机功效问题,而且局部改进气动外形后,一些设计也没有想的特别细,带来了一些飞行品质下降的问题。而研制时间的要求太急,也来不及给飞机安装功能完善的自动驾驶仪,或者改用电传飞控之类的新玩意了。
其结果,就是飞行员在飞行全过程中,需要手动控制飞机,而且时刻都在与飞机“搏斗”,体力消耗很大。
服役多年来,轰-6K没有像俄罗斯空军的图-95那样,没事儿就可以去绕日本飞一圈,尽管从航程上来说,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飞行员受不了。
网上传闻称轰-6K的设计目标是攻击台湾(专题)东部的目标,如果仅为了这个目标,轰-6K现在的这个状态,也确实是够了。只是,时过境迁,这些当初为了赶进度而有所取舍,没有改掉的部分,就有点遗憾了。
幸好,这些遗憾或许快要解决了。
现在网上已经在流传的轰-6新改型,增加了空中受油管。
有人要说这一个受油管能说明个啥问题?
那您回头看看咱们上面说轰-6K的问题……
当然,轰-6K存在的问题只是我们分析传说中的轰-6N(带受油管型)的一个角度。
轰-6N携带准洲际空射导弹示意图。
冷战时期,美国B-52轰炸机在危机期间进行轮流值班盘旋是一种提升威胁姿态的有措施,它的空中加油能力也正是为了执行这一任务而具备的
而在西飞自己发表的文宣材料中,也有提到关于轰-6N的情况。
西飞在今年3月1日发表了一篇通讯“中国创新的隐形利器——记西飞设计院某型号设计师团队”。
大家都知道,目前运-20飞机是由一飞院研制,而传说中的轰-20也是,所以西飞设计院团队承担设计任务的全新型号飞机,其实也就是轰-6N了。
轰-6K座舱照片,从轰-6K飞行时座舱照片可以看到,驾驶盘一直在抖,飞行员必须用力稳住飞机,体力精力消耗很大,限制了其实际可用的航程。
光电头解决了轰-6以前“看不清,看不远”的问题,意义很大的。
在这篇文章里,提到“该型号研制技术水平要求高,改装难度大,特别是某机载设备安装间隙不够成为制约研制的一个瓶颈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大家一致提出,要解决该问题,必须对机身结构进行大改。”
在研制中,设计团队还遇到了“面对座舱噪音大、风挡玻璃裂纹等技术问题”,起落架系统超出承载允许范畴,需要重新设计等等……有“200多项新研/改进机载设备技术协调和研制、试验”,并且研制过程中也得到一飞院的大力支持。
实际上这就表明,轰-6N的改进,远不仅限于增加加油管,或者挂载长14米的“准洲际”空射导弹两项。
从加油管这一件事,我们就可以推断轰-6N应该大幅度可能改善了飞行品质,增加了比较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其改进的目的,当然是让飞行员能够比较轻松的驾驶飞机,从而真正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航程。
此外,有消息指出,轰-6N是我国第一种考虑执行战略核武器值班任务的轰炸机。轰-6K当然也能发射携带核弹头的AKD-20导弹,但是考虑到该机的实际情况,执行类似美国B-52轰炸机冷战期间那种,在危机时刻不间断空中带弹巡逻威慑的任务,可能不太现实。如果要实现这个任务,那么上述的这些改进是必须的。
轰-6N完成后,笔者推测,或许下一步会对轰-6K进行改造,以使其也能够发挥出大航程的优势,提高作战能力。
其实中国通过运-8、运-9、ARJ-21、运-20、C-919等飞机的研制,在大型飞机的飞控、人及功效,以及减少维护工作量,提高可维护性、执勤效率方面已经积攒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和技术,回过头来用到轰-6K和轰-6N上,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们有希望看到在轰-6N完成之后,中国的战略轰炸机进行绕日本的飞行——当然这更多是笔者出于“恶趣味”的想象了。
美国冷战期间试验用C-5运输机发射空射弹道导弹。
至于轰-6N的使用,笔者推测,该机的首要任务肯定是进行空射准洲际高超声速弹道导弹的试验,在这种导弹完成后,轰-6N可能会部署在中国腹地,凭借这种导弹8000公里左右的射程,在形势紧张的时候,就会如同美国当年的战略轰炸机那样,带弹轮流在空巡逻,产生“对方可以看得到的”威慑效果。
当然,由于轰-6N尺寸的问题,其携带的空射弹道导弹可能只是“准洲际”级,这就限制了其能对美国产生威胁最大的也就是部署在我国东北地区,攻击美国西部沿海目标。
但是,别忘了, 中国还有一款更大,更隐身,更先进的轰炸机,正在路上——这种轰炸机的尺寸和载重量,完全可以满足携带类似现有中远程导弹尺寸的高超声速弹道到导弹的要求,其射程至少应该达到12000公里,到那时,这种隐身轰炸机在中国西北内陆上空盘旋,就可以对整个北美地区进行威慑。
KC-135就是为了完成为B-52空中加油任务而开发的加油机。
现阶段,我国可能用伊尔-78加油机承担为轰-6N加油的任务,未来可能会有运-20加油机。
这是未来“三位一体”核威慑的新变种,战略轰炸机,不再需要深入敌人防空系统,只要在本国上空安全的位置盘旋,其安全性,比现有的公路机动洲际导弹和海基战略导弹更强。
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精确的陆基洲际导弹可以消灭对方的加固洲际导弹发射井、类似B-2这样的战略轰炸机可以(理论上可以)使用短程核导弹和先进SAR雷达,搜索消灭机动部署的发射车、攻击型核潜艇可以消灭对方的导弹核潜艇——但由于现有反隐身技术的特点,尺寸较小的战斗机不可能在陆基米波反隐身雷达面前保持足够的隐身性,无法长驱直入深入对方内陆,也就是说,这种空基部署的洲际导弹将没有被对方“先发制人”的理论可能。
那就可以说,这种武器出现后,至少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要想通过先发制人方式消灭拥有这种武器的国家的核打击力量,就成了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