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导语:无糖食品被糖友们当作“幸福的替代品”,可以一解禁嘴之苦。但是,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在无糖食品中,甜味是由符合一定含量要求的木糖醇、果糖、甜味剂等替代品来代替的,市面上所谓的无糖食品,仅仅是指配料中不含标称的一些糖分,并不代表食用后不会转化成葡萄糖。对糖友们来说,如何认识无糖食品,怎样使用无糖食品以及如何挑选无糖食品,都是一门大学问。

无糖食品不是真的没有糖分

很多精明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都会对包装袋上的说明格外留意,针对这种消费心理,有些食品厂商便在包装袋上特意标明“无糖”,那么,你知道包装袋上这些诱人的说辞,究竟有着怎样的“潜台词”吗?

食品包装上的“潜台词”,你读懂了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营养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因此,很多精明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都会对包装袋上的说明格外留意。针对这种消费心理,有些食品厂商便在包装袋上特意标明“无糖”、“低盐”、“不添加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等字样,想借此吸引眼球,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不过,你可知道包装袋上这些诱人的说辞,究竟有着怎样的“潜台词”吗?专家提醒我们,一定要透过包装袋认清食品本质,明明白白消费,而不是轻信包装袋上“自卖自夸”式的宣传语。

“无糖”

类似的标注还有“不添加蔗糖”、“无蔗糖”等等,常见于饼干、点心、豆浆(奶)粉等食品的包装袋上。蔗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白沙糖。有些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一见到这类字样就以为可以大胆食用。

【潜台词】其实,这里的“无糖”、“不添加蔗糖”只是指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没有人为添加白沙糖,但是,没有添加白沙糖,不等于没有添加其他糖类,如“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这些成分是同样会起到升高血糖作用的,对中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病人来说一样要控制食用量。即便真的没有添加任何糖类,这些食品本身都是用精加工的面粉、米粉等为主料制作的,吃进肚子里之后很快就被转化为葡萄糖,所以说,食品包装袋上标注“无糖”的潜台词,并非真的不含糖。

“低盐”

在某些食品的包装上常能看到“低盐”、“减盐”等字样,表示厂家想让你知道,这种食品含盐量较低,老年人、水肿、高血压病人请放心食用!

【潜台词】“低盐”不等于“低钠”。我们知道,食盐俗称氯化钠,其中对人起主要作用的是“钠”。“低盐”只是减少了氯化钠的添加,但其他的“钠”,比如,谷氨酸钠、核苷酸钠呢?这两种“钠”不叫盐,它们是味精、鸡精等增味剂的主要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由于它们也含有钠,因此同样不适合高血压、水肿等的病人食用。那些宣称“低盐”的食品厂家,敢同样打出“低钠”的标语吗?

另外,我们知道,做酱菜、腌菜时要加入大量的盐,这是为了保证食物的高渗特性,使细菌不容易存活繁殖,以达到防腐目的。假如这类食品中加的盐少了,也就是那些号称“低盐”的,怎么能做到同样能防腐呢?那就必然要加入一些其他能使食物保持高渗的物质,例如食糖。这样一来,盐倒是低了,但糖呢?

“不添加防腐剂”

目前我国使用最多、最为消费者熟悉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等几种。食品防腐剂的作用就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产生毒素,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专家认为,“不添加防腐剂”的包装字样逐渐形成一种趋势,但它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如果加了,就是不安全的”,将缺少食品常识的消费者引入误区,影射同类产品,为自己制造卖点,本身是不合法的。

【潜台词】据专家介绍,首先,是否需要添加防腐剂与食品中的水分、糖分、盐分等都有关系,比如方便面含水分很少,长期保存根本不需要添加防腐剂,如果厂家做了这方面的宣传,其实就是存心误导。其次,“不添加”并不等于“不含有”防腐剂,目前国内企业是否有检验方法证明自己真的没有添加防腐剂,这还是个问题。另外,食品防腐剂只要在国家标准规定使用的范围内添加,对人体其实都是安全的。

“不添加色素”

目前,不少食品包装袋打上了“不添加色素”、“不含人工色素”的标语。很多消费者看到这样的标语时,通常就会放下心来购买,认为它没有添加色素,当然是安全无害的。

【潜台词】对此,有专家指出,有颜色的东西就含有色素,某些天然食品比如柑橘、橙子等都含有天然色素,因此“不添加色素”的宣传语实际上也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

色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色素,另一类是人工合成色素。前者是天然提取的,在食品中添加这些天然的色素稳定性比较好,但是成本也比较高,目前允许在食品原料中使用的天然色素有几十种,例如β-胡萝卜素等。后者是自然界中不存在而由人工合成的,目前运用于食品当中的约有十来种,比如胭脂红、柠檬黄等。人工合成的色素相对比较便宜,但专家解释说,这并不是说合成色素就不安全。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都是经过毒理毒性试验的,只要企业在国家限量安全范围内添加,对人体健康并没有影响,消费者大可不必受某些商家别有用心的误导,而对人工合成色素产生不必要的抵触。

贪吃“无糖”食品血糖仍会亮红灯

无糖食品的出现,让许多喜爱甜食的糖尿病患者解除了饮食上的禁令,认为食品中不含糖就不会使血糖升高。于是孝敬的子女给患糖尿病的父母买来了各种各样的无糖食品,无糖饼干、无糖巧克力、无糖酸奶、无糖月饼、无糖八宝粥、无糖饮料、无糖奶粉、无糖萨其马、无糖芝麻糊、无糖核桃粉等等。很多糖尿病患者也因食品包装上的“无糖”二字而放松了对饮食的控制,结果导致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

无糖食品中是否含糖,应该含有多少克糖,一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自2008年5月1日起,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开始执行,规范中明确每100克食物中含糖量少于0.5克才可以称为“无糖”。这样的食品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含量少,吃起来是没有甜味的。其实,所谓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等精制糖,而含有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以及阿斯巴甜、甜菊糖等食糖替代品生产加工的甜食品。所以,我们在市场上购买到的无糖食品往往有一定的甜味。

山梨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甜味剂结构上属于糖醇类,是属于营养型甜味剂。它们共同特点是甜度低、热量低。其优点是代谢途径较少依赖胰岛素,人体摄入不会引起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大的波动,但摄入过量也会引起腹泻或肠胃不适。

无糖食品对血糖没有影响吗?

虽然无糖食品不含有明显影响血糖的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小分子的精制糖,但是,食品多是由面粉、谷物杂粮以及牛奶、鸡蛋和大量的油脂制作而成。面粉、谷物杂粮等富含碳水化物,食用之后,其中的碳水化物会逐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葡萄糖,吸收入血后,血糖也会升高。

无糖食品虽不含糖,为了口感好,却有可能加入大量的油脂。高脂饮食会造成热能过剩,导致肥胖。肥胖以及糖尿病的患者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会造成糖代谢紊乱,抑制血液中葡萄糖氧化代谢,促进糖异生以及肝糖原的合成,损伤胰岛功能,结果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即使不含糖的“无糖”食品,多吃也可能会使血糖亮起红灯。

如何合理选用无糖食品

作为食品,无糖食品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提供一定的热量,含有膳食纤维、蛋白质等营养素,并且不含有能够迅速升高血糖的小分子糖类,合理运用,仍旧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零食与加餐,丰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种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选用。我们应该将无糖食品视为饮食总热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无糖食品往往是一些方便储存的食品,为了控制好血糖,减少血糖的大幅度波动,医生以及营养师常常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少量多餐。减少每一次饮食的血糖负荷,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长期以来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三餐之外的加餐习惯上采用零食。无糖食品有便于储存、携带的优点,可以在两餐之间饥饿时不用烹调而能及时食用。

《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颁布以来,市场上销售的食品都有正规的营养标签,消费者在食品包装上即可阅读到关于所购买的无糖食品的营养信息。在食用时一定要注意所摄入的无糖食品的数量,以及其所产生的能量是多少千焦耳,然后按照营养师所规划指导的定量食谱相应地减去部分主食的数量即可。如果吃掉的无糖食品可以提供400千焦耳(kj)的能量,应该从全天的主食中减去25克米饭、面条或馒头等。保证全天摄入的总热能不超出营养师的建议。这样才能既品尝了无糖食品的滋味,同时又能控制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