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进:弘扬工匠精神 创办一流期刊

编者按:近日,中国科协召开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主编座谈会,共同探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点、难点问题。会上,北京大学教授,《电子学报(英文版)》编委会常务委员许进等专家作为特邀专家做了精彩发言,现摘录其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电子学报》在IT行业期刊中排在前列,2016年编辑部实行了审稿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电子学报(英文版)》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北京大学教授,《电子学报(英文版)》编委会常务委员许进介绍道。

组建专业团队,发现原创稿源

一个期刊应成立专门团队发现中国原创稿源,在这一点上《中国科学院院刊》做得非常好。编辑部主任杨柳春带着几位编辑策划了专辑,质量非常不错,社会反响也非常好。每一个期刊都应该有发现中国原创稿源的团队,实实在在地做这件事。

原创稿源非常重要。在中国科协领导下,大家尽快干起来。如果研究团队有很大的发现、发明,科协应该组织验收团队进行验收。如果行,推荐在国内好的期刊优先发表。成果发表后,和新闻媒体联系,形成宣传合力,进而扩大影响力,同时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最近,我组织几个博士后专心科研攻关,现在做出了3台计算机,比现在计算机速度快。他们不敢去申报专利,否则就曝光了。好几个人建议投到“Science”上,刚刚朱老师说,他们做的工作已经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

建立评价体系,通畅审稿流程

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国内很多评价体系,比如在计算机、数学和生物等领域的期刊评价并不比“Science”差。再比如,杰出青年的评价,逐渐矫正过来了。

国内要有一个不受SCI指挥棒影响的评价体系。我国经济科技实力逐渐强大,不应总听他们指挥,是时候这样做了。我们国家应该想办法做自己认定的事。全面提升期刊稿源引用质量,改进印刷质量和审稿速度。要严格审稿,特事特办,杜绝关系户。

吴家睿老师刚才提出的观点,我强烈赞同。我们讨论了几次,建议搞一个未发表区,首先,保护了知识产权;然后通过适当的文章,有可能正式发表。

一流期刊,离不开媒体的参与

刚才各位老师的观点,我也都赞同。我再简单补充几点:一是推行商业化模式。二是在商业化的基础上组建一个大集团。三是建立我国的评价体系。四是期刊要与媒体有联系有互动。


作者:许进 北京大学教授,《电子学报(英文版)》编委会常务委员

文由科界平台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科界小助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