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孤另另/文
1.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不管做任何事,都在被欲望支撑着,工作、消费、享乐、性爱,没有一项能脱离欲望而存在。即便是世外桃源里的隐世者,为了逃离欲望而修行本身也是一种欲望。艺术创作从欲望的角度来说,也是为得到世人的认可以及表达某种内心的欲望。欲望几乎可以解释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所以,人生这辈子其实就是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欲望燃烧自己,并且克制欲望让自己不要被欲望吞噬。
2.在我的文章里反复谈过关于权力的问题,最近又看到关于导师滥用权力导致研究生自杀的新闻,让想起了我最近看的一本书《论不服从》。这是一个多数人服从少数人的社会,因为少数人掌握着多数人的命运,多数人要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只能选择无条件的服从。在职场上,下属必须服从上司,即便现在的求职者和企业的地位已经越来越接近平等,但仍然改变不了上下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在社会,群众必须服从国家,个体的力量再大,也改变不了你作为群众的身份。一个人服从久了,便丧失了抵抗的本能。即便是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也不会反抗,只会压抑自己屈从,然后在屈从中找寻利益。新闻里的这位研究生并不傻,他选择服从导师的一切安排,是因为他能够在服从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而最后,他选择自杀的原因,我认为更多的是他在屈从的过程中获得的利益,已经无法弥补他人格丧失带来的伤痛。在古代的励志故事里面,服从二字也可以被认为是隐忍、蓄势,所以,“服从”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孩子要服从大人一样。服从不仅让个人丧失尊严,而且导致了以利益为导向的服从。在国人眼里,我们做一件事,更关注的是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只要优秀,至于过程并不重要。成人只要能够赚到名和利,过程更不重要了。为此,在以结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氛围下,更没有人会在意什么尊严、人格。不少的创业者,也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屈辱和服从,所以,更是认为在成功之前,不需要在意个人的尊严,只要能成功,只管服从客户、服从老师、服从权力、服从规则,并一致认为成功之后自然会有人奉上尊严。我不想去批判这种成功论的对错,只是每个人都应当知道,自己对权力屈从的承受力。不服从,并不一定就会失败,也许丢失当下的机会,反而能获得其他机会。服从,也不意味着一定可以成功,眼前的利益,也决定不了你今后的成功。不管今后我们走向什么样的道路,一定都会看到服从显现的益处与不服从的弊端,取舍之间,有失有得,衡量的标准在于:你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坚定你的选择,尽管最后可能失败,你也不必因当下的屈辱而愧疚当时的无条件服从。
3.梦想如同种植物一样,如果我们二十岁就种下,可能在四十岁就能收获果实。而如果我们五十岁种下,可能在七十岁收获果实。但是如果你一辈子都在欣赏别人风景,你永远就只能当梦想的旁观者,而不是实践者。在一年前,我无意间开始种起了很多事物。有些植物长得非常缓慢,半年只生长了一厘米。但是从长远来看,按照生长的比例估算,一年就是两厘米,十年就是二十厘米,二十年将是四十厘米,可与一棵小树媲美。一个人不怕没有梦想,而是怕迟迟不种下梦想这粒种子,却梦想着不劳而获的果实。
4.读书,不仅是学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另一个人的视角看世界。人与人的差别,除了身份、地位等差距,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分,就是视角的不同。同样一件事,普通人可能是看到的是与大众相雷同的一面,而厉害的人看到的却是独特的视角。阅读带来我们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领悟他人的这种视角。不同的视角,不仅能拆开思维的另一面墙,而且通过不同的视角窗口,可以捕捉到不同的风景。
5.这个世界让人变得焦虑的不是金钱,金钱本无罪,而是刮着焦虑的强台风。它肆虐着每一个中国人,一会刮起了中年油腻、一会刮起了人生焦虑、一会刮起了人少成名、一会刮起了被时代抛弃,这个时代的商人很清晰的意识到了,贩卖不同焦虑给不同层次的人群,收益丰厚。给童年贩卖输在起跑线的焦虑,兜售各种培训班、艺术班、国际版。给少年贩卖输在分数线的焦虑,兜售各种补习班、提高班、留学班。给成年贩卖输在尊严的焦虑,兜售各种车子、房子、人才中介、创业融资。给老年贩卖健康的焦虑,兜售养生、医疗、补品。以及针对性别的不同人群兜售的各种现象。造成了,这个时代到处都充满了恐慌,一个人静静地喝杯咖啡,都要被邻座的人看成是单身焦虑。人们不幸福的原因大致如此,不停地被媒体和现象裹挟,不停地制造舆论,不停地刺激着每个人。无论是安逸的还是富有的,都可以把安逸的刺激成不安逸的,把富有的刺激成更富有。但是我们的幸福度却没有被刺激的更幸福。以此,造就了一个人普通人是没有幸福可言的言论,毁了一群平凡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