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建立努尔哈赤功不可没,除了武力征服,还靠这个手段忽悠明朝

后金政权之建立,乃至后来逐渐做大做强建立大清,最后能够一统天下,确有许多值得人们去深思和研究之处。在后金政权建立的过程中,武力征服自然是必不可缺,其枯骨如山,妇孺哀嚎之惨状可想而知。但是仅依靠“武”之强盛,定然不能完成大业,“文”之方面更是不可或缺,此文就来表一表后金的“文”——外交。

当时女真部落散居关外东北地区,依照种族和盘踞之地域,可分为建州女真(建州三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和野人(东海)女真。建州女真地处辽东一带,此地域最大的优势就是靠近文明,这是建州女真之发展天然优势,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然而有利则有弊,是好地方就有人垂涎,此地可谓是“腹背受敌”,各方势力虎视眈眈,都想取而代之。同时又有明朝政府和友好邻邦朝鲜国的“严密”监视,似乎略有风吹草动都可能有灭顶之灾。

努尔哈赤的部落就隶属于建州女真,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努尔哈赤以及继承人皇太极是如何利用“外交”手段来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的呢?凭个人学识总结如下三大阶段: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_图

阶段一、发展壮大,团结一切女真内部和蒙古部落可团结之力量

当时女真内部是一盘散沙,部落之间的火拼战事时有发生,所以被团结“资源”相对丰富。努尔哈赤真时代,主要的策略就是以个人魅力取得小部落首领的信任,愿意与自己结盟。并且与这些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结为为莫逆之交,使之紧密团结在自己身边。等到了皇太极时代,由于实力倍增,事情简单许多,对于积极投靠、想要抱大腿的较小部落肯定是积极欢迎,但是莫逆之交绝不可能了。

针对一些女真和蒙古的较大部落,努尔哈赤时代主要团结手段就是和亲。他本人就先后迎娶多名大部落的女子为妻,如叶赫的孟古(皇太极生母)、乌拉的阿巴亥(多尔衮生母)等。然而和亲在努尔哈赤时代显得十分不靠谱,因为权利和利益的冲突,和亲双方经常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随着后金政权的稳固,和亲这一联盟的传统,在皇太极时代更是被发扬光大。皇太极为了更加积极笼络蒙古各部,尤其是科尔沁乞颜部博尔济吉特氏,皇太极先后迎娶四位博尔济吉特氏女子为妻,其在皇太极后宫地位显赫,可想而知。应该说,这种和亲的联盟方式在皇太极时代已经得到升华,成为重要的政治联盟方式和外交手段之一。

除了上述两种和平方式之外,再就是武力征服,使得一些部落被动的为自己服务。这类武力冲突事件,在还处于犬牙交错之状态的女真部落之间是屡见不鲜,所以本文不做赘述。

16-17世纪女真诸部分布图_图

阶段二、圆滑狡黠,采用一切手段骗取明朝政府的信任

如上文浅述,建州女真地处辽东边境,紧连大明王朝辽东边防,所以取得明朝政府的信任乃是生存之关键,这一点努尔哈赤心里十分清楚。努尔哈赤利用自己与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的特殊友好关系,再加之努尔哈赤很会针对明朝边官投其所好,因此努尔哈赤很快就取得了明朝边官的信任。努尔哈赤很善于掩饰自己的野心,他始终以“大明看门狗”的姿态向明朝政府摇尾乞怜,一有机会就向大明王朝请求朝贡,这朝贡确实是经济实力发展的绝佳机会,努尔哈赤只需要少量珍贵的土特产并“心甘情愿”地向王朝表明忠心,就可以攫取大量好处。更重要的是,努尔哈赤可以通过这样的机会,能够结交一些中原人事获取各种情报,又能了解中原之风土人情以及地理状况,所以对于朝贡努尔哈赤真是乐此不疲。

正是这般的“表忠心”和低姿态,轻而易举地迷惑了明朝政府,所以努尔哈赤很多猫腻行径才得以顺利实施。例如,由于建州女真的发展壮大,并在努尔哈赤的公关下,抚顺关马市成功开启,努尔哈赤利用自己的优势在马市必经之路设置关口和开设和经营集市,从中获取大量利润,这给努尔哈赤招兵买马提供了极重要的经济条件。

这是努尔哈赤能够在大明王朝眼皮子底下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不得不承认,努尔哈赤对待明朝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而大明王朝官员的玩忽职守和掉以轻心,甚至是愚昧无知成就了努尔哈赤。

当然,随着努尔哈赤后期实力大增,对待大明王朝的态度也从低三下四转变为趾高气扬。再与大明王朝彻底撕破脸皮之后,后金对于大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两国之间的外交,尤其是在皇太极时代,这种敌对国之间的外交形式就更加明显了。

明末女真形势图_图

阶段三、 “先礼后兵”,从拉拢到征服,最终与朝鲜国“化敌为友”

自大明太祖皇帝时期,大明就与朝鲜国建立的宗主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努尔哈赤如芒在背。因此如何争取朝鲜国对于自己的友好态度,对于努尔哈赤实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尤其是后金汗国建立与大明王朝决裂之后,朝鲜国的态度就更加重要了。

因为没有公开决裂之前,努尔哈赤的建州卫和朝鲜国都是大明小弟,双方是求同存异的合作关系,虽然时有冲突发生但是也是内部矛盾。所以在努尔哈赤蛰伏时期,努尔哈赤与朝鲜国之间保持敬而远之的关系,但由于双方边境相接,时而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这种情况下,努尔哈赤处理方式是向明朝申诉寻求“庇护”,双方还是主动采取和平方式来解决问题。

但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与大明王朝关系决裂之后,理论上后金与朝鲜就转变为敌我关系,双方大打出手已成顺理成章之势,果真如此后金汗国很可能会处于腹背受敌之不利局势,所以努尔哈赤就开始主动拉拢朝鲜国。同时,后金汗国的武力强盛也对朝鲜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也使得朝鲜不敢轻举妄动。因此朝鲜实际作为就是尽量保持中立,它既不想也不敢背叛大明王朝,同时也不想与后金死磕。确实在很多关键时刻朝鲜并没有不遗余力的帮助大明,而有意保存实力,例如萨尔浒之战,朝鲜派出援兵不足两万,且多为战斗力低下的士兵,这一定程度上反应可朝鲜的实际心理。

萨尔浒之战_图

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以德报怨,将俘虏的朝鲜官兵悉数遣返回国,如此示好朝鲜就是不想与朝鲜大动干戈,最好能够化敌为友。如此一来,朝鲜国一度与后金汗国关系可用“暧昧”形容,朝鲜一度时期对于后金持“不理不睬”的态度,如此基本上达到了努尔哈赤的外交目的。努尔哈赤正是利用这段时期,完成了辽东割据,占领大明辽东大片国土。

然而,这种中立的暧昧并没有持续多久,朝鲜国内部发生了一次动荡,即“仁祖反正”,这位仁祖就是李倧。李倧一上台就变中立为全力支持大明灭金,所以朝鲜国与后金汗国之关系也就突然恶化。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利用与大明和谈的契机,先后两次(公元1627和公元1636)对朝鲜国发动战争,并经过这两次的绝对胜利,使得朝鲜最终与大明脱离宗主关系而完全臣服于大清(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后金为大清),成为大清的藩属国。至此,后金汗国(大清)与朝鲜之外交也就告一段落,可以说后金汗国以及后来的大清,对朝鲜之外交可谓是全面胜利。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_图

其实从上述文章可以看出,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在外交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主要就高明之处在于善于揣摩人性。他对待愿意同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们肝胆相照,让他们对自己忠心耿耿,也更能够曲意逢迎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当权之人,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为己所用。这可能就是能够熟读《三国演义》的努尔哈赤,从此本名著中所学习到的精华。不管怎么说,其手段之高明,确实值得后人佩服。但是,文化程度仅此而已的努尔哈赤,他的大局观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对待汉人的恶劣态度就是这种局限性的表现之一,同时也暴露出努尔哈赤残暴凶狠的丑恶人性。

努尔哈赤对待关外汉人之统治是十分残暴的,他不但十分蔑视汉人知识分子,而且将汉人当成牲口一般,沦为女真贵族的奴隶。如此这般的残酷统治,导致关外地区汉人们揭竿而起,而且个别地区,这类起义已初具规模,搞得后金统治阶级比较狼狈。假如此时明朝方面,能够及时地给予这些汉人支持和支援,并通过有效的组织,将这些分散的起义力量集中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是另一支“皮岛抗金军”,其作用不会低于毛文龙的皮岛军队,只可惜明朝的统治者们也是习惯性忽视人民的力量,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后金人杀害。

毛文龙与皇太极的书信_图

早已经认识到父汉错误方针的皇太极,在继承汗位之后,很及时地扭转了对待汉人的态度,尤其是在对待汉人知识分子的态度上,较其父是180度大转变。他积极笼络和选拔优秀的汉人知识分子给予官职为己所用,其中最得皇太极信任的汉人官员就是范文程,甚至皇太极对于范文程之信任已经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对于汉人官员之重用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在皇太极时代,汉人们为后金和大清所做之贡献也是相当巨大的。很显然,更加熟悉中原文化的皇太极,格局要比努尔哈赤大的多,这也是后金在皇太极时代能够走向辉煌的原因之一。

尽管后金汗国创业伊始,从无到有之艰辛也最为不易,所以努尔哈赤不愧为大清王朝的太祖皇帝,是王朝的奠基人,但是真正让后金汗国从一个部落而转变为一个政权的领导人正是皇太极,毫无疑问这是后金汗国和后来大清王朝的另一个里程碑。

【百谈清史 专栏】 历史堂团队作品 文:王金百

参考文献:《清史稿》

文字由历史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