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又见雨纷纷,这些防雨神器的发明史你知道不?

正应了那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2018年清明节前后,全国很多地区都是春雨淅沥。除了配合人们祭扫亲人的悲伤心情,这雨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出行的不便乃至危险。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4月4日08时-5日08时,中国天气网)

还好,聪明的我们在防雨这件事上一直就没停止过探索的步伐。下面蝌蚪君就带您盘点下从古至今人们发明的防雨神器。

一、雨伞:能遮风避雨,更是爱情见证

(网络图)

如果大家稍微留心,就会发现,传统的雨伞跟古代的凉亭形状颇为相似,其实也都有遮阴避雨的作用。相传,鲁班的妻子云氏,心疼丈夫在野外工作日晒雨淋。鲁班曾发明出供人休息的亭子,云氏受此启发,制作出一种形状类似于亭子,能够遮蔽阳光雨雪的工具,这就是雨伞的雏形。

随着科技的发展,伞的面料和防雨性能都有了巨大进步,甚至出现了各种形态各异、防雨原理不同的伞“兄弟”。比如:

没有伞面的空气伞

彻底解放双手的雨伞

外形酷似美军隐形轰炸机,能抵抗强风的终极雨伞。

当然,除了遮风避雨,伞很多时候还是美好爱情的见证:无论是云氏疼惜丈夫发明的伞“鼻祖”;还是戴望舒名作《雨巷》当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所撑的油纸伞;更有细雨迷离的西湖断桥边许仙、白娘子借以传情的那把伞,它们无一不成为人们憧憬爱情、向往美好生活的文化符号。

雨伞是许仙和白娘子爱情的重要见证

二、雨衣:没伞的孩子除了努力奔跑,更能创造发明

相比雨伞,雨衣能解放人类双手,又能全身遮雨,更具实用性。这个防雨神器的发明,却是“逼出来”的。

18世纪30年代,在苏格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一位名叫麦金杜斯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买不起雨伞,别人雨中漫步时,他只能大步快跑。

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

一次,在橡胶厂上班的他穿着全身沾满胶汁的衣裤冒雨往家跑,回家后,却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粘有胶汁的衣服可以防雨!这个发现让麦金杜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创意无限,雨衣不但防雨性越来越好,样式也越来越漂亮。

能装下书包、跟雨伞配套的儿童雨衣(来源:新浪母婴,文章作者妈宝帮帮帮)

“雨衣”的时尚版:具有防水材质的外套

三、其他神器:

1、高跟鞋

是的,你没听错!虽然关于高跟鞋的发明者到底是谁在历史上还有争议,但是确实有一种说法是,某君当初发明高跟鞋的初衷,就是为了让鞋子在雨天少粘黑泥!

某君的名字叫托斯塔,生活在15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小镇。他是个贫穷的鞋匠。威尼斯气候多雨,有些街道是土路,一下雨,人们走上一圈,鞋跟就会粘满又脏又粘的黑泥,有时甚至鞋子都会被粘掉,让人步履艰难。聪明的托斯塔琢磨:大部分鞋子鞋跟都是混圆的,而且很厚,再加上人体的力量大都集中在鞋跟的位置,这样一来,鞋跟肯定要粘上许多泥水。如果把鞋跟做细,再做高一点,穿在脚上,受力面积小,粘上的黑泥也会少很多啊!于是,高跟鞋应运而生。

鞋匠设计细细高高的鞋跟初衷是为了——少粘泥?!(网络图)

当然,高跟鞋成为女性爱美的重要标志,有人为了它甚至不惜承受脚趾变形的风险,这应该是那位意大利鞋匠没想到的。蝌蚪君友情提示:雨天穿高跟鞋,当然能在细雨中顾盼生姿,但是也有滑倒摔伤的危险哦。如果为了防雨防泥,不如一双雨鞋穿着踏实。(因为橡胶雨靴和橡胶雨衣的发明过程类似,蝌蚪君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有人设计出新型雨靴,可以轻松地卷成小小的一包,大小仅占原来的五分之一。

2.雨刷器:你住院狂补增肥,人家住院发明雨刷器

如果住院了,你能干点什么?如果病情没有严重到水米不进的话,大多数人的选择应该是优哉游哉地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低头看看日益绷紧的病号服,安慰自己:俺这是在把之前病里丢的补回来啊。可美国有位女士,住了一次院,愣是发明出车辆必备安全神器之——雨刷器!

雨刷器是雨雪等极端天气中安全行车的重要保障(网络图)

这位女士的名字叫玛丽·安德森,1902年,她冒雨驱车赶往医院探望病危的父亲,雨天视线受阻,司机不得不频繁停下车擦拭车窗的雨水,这导致车速太慢,玛丽没来得及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不久之后,她又在雨天遭遇车祸入院。一连串的倒霉事让玛丽·安德森痛苦不已,但是除了躺在病床上伤心,她也一直在思考,在雨天,怎么才能让司机的视线不受雨水影响呢?

一天,玛丽·安德森看到邻床的女孩收到鲜花和祝福卡片,激动得哭了。女孩一边用手绢不停地擦着眼泪,一片努力地看着卡片上的字。玛丽·安德森灵机一动:假如女孩的眼睛是汽车的挡风玻璃,眼泪不就是雨吗?泪水挡住了她的视线,她为了看清卡片上的字,不停用手擦眼泪。如果在雨天,如果能在车玻璃上安装一个手绢,再装一个操纵杆,当司机看不清道路的时候操纵杆动一下,不就可以擦雨水了吗?于是她着手研究,并很快研制出自动擦雨的工具安装在车上,并申请了专利。这就是现代雨刷器的雏形。

抹眼泪的动作,让玛丽·安德森顿悟,雨刷器的雏形产生。

3.塑料袋:因陋就简、携带方便,但请勿任意丢弃

除了不太美观,塑料袋随手可得,携带方便,结实耐用,堪称是居家必备之防雨神器!谁还没有头上套着塑料袋,雨中急行的经历呢?

头罩塑料袋挡雨的行人

那么这位拯救我们于雨中的大神——塑料袋,或者说塑料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塑料袋的主要制作材料是聚乙烯塑料,简称PE,它可以说是塑料家族里的龙头老大,而它的出现,要追溯到上世纪了。1933年3月27日,英国帝国化工工业公司的两位化学家法维克特和基普森正在实验室忙碌。之前,他们把乙烯(气体,可用来给植物催熟)和苯甲醛(液体,可用作香料)装在一个容器里,加温加压进行合成反应。过了两天,还没到他们预定的结束实验的时间,但是助手不慎碰了一下容器,导致容器倾斜,气压泄露,实验不得不中途终止。沮丧的两个人不得不打开反应容器,意外地发现一种白色、蜡状的物质沉积在容器里面,这种物质就是聚乙烯。细心的科学家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并继续研究,最终弄清了聚乙烯产生的原理。又过了两年,帝国化工公司研究出了工业化生产聚乙烯的方法,聚乙烯变成各种商业化产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人们一致认同将1933年3月27日这一天定为聚乙烯的“生日”。

但是,随着聚乙烯制品越来越多,尤其是难以计数的塑料袋被随手丢弃,“白色污染”这个名词随之诞生,人们谈“塑”色变。其实,塑料袋本身何辜?人们应急捡来遮雨,又随手丢掉污染环境,实在是不应该。

办公室外的小雨还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可怜的蝌蚪君为你盘点了这么多防雨神器,翻翻办公桌,手头连个塑料袋都没有......为你献上最后一个防雨神器——报纸!蝌蚪君准备马上检验下它的效果,回头再跟大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