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开过火就被缴获!探秘当年日本关东军巨炮!

在十八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铁路运输系统就已成为了人类史上第一种大规模的陆上运输系统。在这个时期的战争中,毫无疑问,铁路系统是最适合用来运输重型火炮的交通工具。但是也由于铁路运输的局限性,有些国家的军队开始在列车车厢上加装轻武器以抵御沿途可能遭遇到的敌人。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里士满攻防战中,北方军队的士兵将一门320mm口径的臼炮,安装在经加固后的列车车厢上轰击南方军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这也成为了列车炮在世界战争史上的首秀。直到二战期间,列车炮仍然是让敌人不可轻视的重型武器。

作为东方新兴列强的日本,军工能力远不及传统西方列强。这就使得日本军方不得不依照世界上主流强国的潮流来武装自己的军队。这个时候,欧洲刚刚结束了一场旷日持久,死伤惨重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中涌现了不少代表西方国家最高工业水平的武器,以及全新的战争模式。一直师从德意志帝国陆军的日本陆军虽然在大战中与老师反目成仇,但是日本人也敏锐的发现了昔日的老师在进攻法国时所使用的超级巨炮“巴黎大炮”的强大威力,军部内不少人认为发展大型列车炮是当务之急。

其实,那时的日本财政并不宽裕,鼓搞这样的超级巨兽谈何容易。于是,日本军工人员想出了一个“蠢”方法——即效仿一战中协约国军队的做法,将安放在海岸炮台上的大口径火炮或旧式舰炮安装在列车车体上,由车头牵引,沿铁路线机动作战。同时,随着军工技术的进步,大口径列车炮的研制计划逐渐变得可行。日本军部内也由于看到北方刚刚完成革命的俄国巨熊的威胁,对于要求装备列车炮的声音也日趋增大。但是陆军在对于日本国内铁路系统的基本条件进行研究后,加上必须要有要塞才能使用列车炮的先决条件,陆军的技术人员认为,列车炮在日本国内并无太大作用。但是如果将东三省方向的铁路修好,列车炮就能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进行快速机动作战。以此为目标,日本陆军在大正九年(1920年)7月正式向陆军技术本部下达兵器研究方针,其中就包括重型列车炮的研发命令。技术本部的军官一开始打算采用海岸炮的27cm炮管,按照高层给出的性能要求,该炮最大仰角要达到30—35度,射程16000m,可技术本部决定超额完成任务,将最大仰角定在45—50度,最远射程可达20000m。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疯狂的技术军官的性能提升计划直到二战结束都未能实现。

       穿西装者为施耐德公司派出的技师,前排中者为日本陆军技术本部长吉田丰彦中将

大正十三年(1924年),陆军省兵器局经长期研究后发现,正在开发中的列车炮口径在24cm,射程在50000m最为合适,同时也在技术上更容易实现,随后向技术本部提出了修正案。而技术本部计算后认为炮弹弹形系数在0.5以下时弹丸初速可达1200/s,可是由于技术瓶颈,日本并不具备生产这种武器的技术,于是经过高层的权衡,最终决定从国外进口。

首先,日本军方相中了法国的老字号火炮制造公司施耐德公司,由驻法大使馆的武官向施耐德公司提出订单,购入资金为40万日元(大正币值)。就算如此,该炮的购买计划依然遇到重重困难——此前的日本突遭关东大地震的袭击,于是这项计划被暂缓实施了,这笔资金也被转成了日本的重建费用。

可在大地震中被重创了的日本,很快便将精力放到了重整军备上。大正14年(1925年)二月,日本军方派出以陆军科学研究所所长绪方胜一中将为首的一支团队前往西方各国调查武器性能。他们此行还肩负一项重要任务,即重启之前因种种原因搁置的列车炮计划。绪方中将一行人达到法国后,与法国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终于确定了日本朝思暮想的列车炮的性能参数:该炮全重136吨,炮管长12.83米,口径依然是之前确定的240mm,炮架是一辆四对负重轮的转向架车,最大仰角可达50度,理论最大射程达50.12km——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人类史上最大的舰炮大和级460mm炮的射程42km。同时,这门列车炮也是整个日本军队中射程最远的火炮。看到这个数字,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当时的日本军队高层为何如此热衷于鼓捣这样一门巨炮了吧。

当这门庞然大物抵达它的新家——日本时,其实它已经竣工四年了。昭和四年(1929年)五月,它在日本进行了组装,日军为它配备了国产的弹药车和发电车及相关辅助设施。随后在位于日本千叶县富津市的陆军技术本部下辖的富津射击场,进行了它到达日本后的首秀。这一次测试该炮将装药量达88.5公斤的弹丸抛射至50km开外的场地。随后,该炮作为东京湾的防备力量长期安置在日本国内。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门日本国宝级巨炮一直无所事事地待在日本国内充当“花瓶”。但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极其需要来自伪满洲国的工业原料等战略物资。同时,北方的苏联虽然已经与德国在东线厮杀得难解难分,但依然在远东地区保留了相当数量的精锐部队,整个日本陆军高层谁也说不准,哪天这样一支大军会不会突然越过漫长的国界线,向已无堪战之兵的关东军发起攻击。与此同时,关东军也在边境线修起了要塞。这个时候,日军才想起原来自家还有当年留下的一门列车巨炮,于是乎马上将它派到了这些要塞群中最重要的虎头要塞充当战力。负责伺候它的是第四国境守备队的炮兵部队。与它并肩作战的还有日军中配备的形形色色的要塞炮。

转眼间,时间已经到了1945年,日本法西斯集团已经到了战败的边缘,可讽刺的是,这样一门斥巨资打造的国宝级武器居然没有参加过一次像样的战斗。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随后在绵延的国界线上,成千上万的苏联红军越过了边境开始向苟延残喘的关东军发动最后一击。驻守虎头要塞的日军终于用上了这门超级巨炮。日本投降后,它被苏联红军在通化大卸八块后运往苏联。就这样,这门当初日本倾尽全力造出的超级巨兽最终结束了它可耻而可悲的一生,同时也为列车巨炮的时代拉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