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4月2日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
来自天宫一号的自述
今天我快7岁了
要回家啦
想想真是既激动又紧张呢
我的大名叫天宫一号
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
我的身体由两部分构成
分别是实验舱和资源舱
我重达8.5吨,全长10.4米
最大直径3.35米
内部有效使用空间相当于一居室
(约15立方米)
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在天上的这段岁月里
先后有3艘飞船
(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
6名航天员
(神八未载人,
神九乘组的景海鹏、刘旺、刘洋
神十乘组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上天探访过我
我和每艘到访的神舟飞船都交会对接过2次
一共进行了6次交会对接
(4次自动交会对接,2次手控交会对接)
我要回到地球母亲的怀抱了
而她也会用最热烈的拥抱
迎接我的归来
虽然这样过于热情的拥抱
会使我的表面温度急剧增高
但我的大部分身体也会
随着高温气流而灰飞烟灭
与地球母亲融为一体
剩下小部分未能燃烧殆尽的
也大都会落到广袤的海洋之中
为了完美的告别
请允许我简单回顾一下自己充实的一生
时光回到7年前
9月29日21时16分03秒
就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带着祖国人民的热切期盼
伴随着长征二号F/T1火箭的轰鸣
我飞向了无垠的太空
作为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
只需站好为期两年的第一班岗
就算圆满完成任务了
但作为中国目标飞行器的老大哥
我还要做好表率
嗯,先自拍一个瞅瞅
于是乎,因为自身表现出色
这第一班岗我一站就是四年半
远远超出了原定任务周期
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多项拓展技术试验
直到2016年3月16日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后一日)
我才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
我在轨运行了1630天
不仅为空间站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
成果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还进行了地球环境监测
空间环境探测
复合胶体晶体生长
航天医学等领域的科学实验
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实验数据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
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我与神舟八号飞船
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的
第1次空间自动交会对接
自此,标志着中国成为继
前苏联(俄罗斯)、美国后
第3个完成空间交会对接的国家
2011年11月14日20时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
我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进行了
第2次自动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
我与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了
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17时08分,我的舱门被打开,
航天员景海鹏成为第一个来我这做客的人
刘旺、刘洋随后也来探望了我
这可是自从我上天后
第一次有这么多人组团来看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012年6月24日12时50分
我与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了
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3位航天员再次进入天宫一号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
我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
自动交会对接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也来看我啦
2013年6月20日10时04分-10时55分
我这里变成了太空教室
一堂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
聂海胜辅助
张晓光担任摄像师的太空授课如期进行
这节太空授课
向全国8万多所中学、6000多万师生
同步演示讲解失重环境下的物体运动特性
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2013年6月23日10时07分
在航天员聂海胜的精准操控
和张晓光、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
我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2013年6月25日
神十乘组的航天员们和我说再见了
他们搭乘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地球
这次再见对我而言
也是和来自祖国的航天员说永别了
因为此后不再有航天员来看望我了
不过我也不会沮丧
因为神舟十一号飞船将造访我的继任者——天宫二号
2013年10月
我已经光荣地完成了
为期两年的原定任务
2016年3月16日
我退休啦,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今后的航天任务
就拜托天宫二号和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啦
加油哟
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
我终于无控再入大气层
陨落在南太平洋中部
重新回到地球母亲的怀抱中来
这就是我——天宫一号的一生: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