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大学习习惯和能力,中学阶段必须学会和养成!

中学教育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自学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学生进入大学以及以后的学习工作后,能跟得上快节奏的步伐。

1、学会建立有效学习计划的习惯

有些学生确实花很多时间学习,但考试成绩却不理想;也有些学生平时不学习,却在考前一天连续学习20小时,想考出好成绩,但往往事与愿违。事实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太即兴,也不能临时抱佛脚,必须建立结构化和有纪律的学习时间表。

学习的提升,一定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为自己创建独特而有系统的学习计划。找到自己平时学习中的弱点,通过时间管理来调整学习策略,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学习习惯。

2、要养成勤快阅读的习惯

阅读可以为独立思考提供充分的基础和养分,阅读可以构建词汇,训练正确的语法和句子结构,并提升写作能力。为未来大学课程需要大量阅读奠定基础。

勤,是要有阅读的习惯、要学会零星时间阅读、要在遇到各种困难时坚持阅读;快,是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有获得新阅读信息的能力、有及时与同伴交流阅读心得的能力。

3、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很多家长过于强调事实知识和直接记忆,造成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表达个人观点的勇气与信心,许多学生可能技术精湛,但却生活狭隘只懂科学。而很多家长通常强调创造力、个人主义和想像力,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通常比较有自信,能说出自己的意见,与人沟通。

4、学会平衡善待压力

中学阶段是学生最想玩的年龄段,但随着学习越来越忙,家长必须让孩子保证学习时间,逐步调整并坚持。初升高以及高中升大学也是压力很大的阶段。

兴趣和动力是平衡压力的最好办法。例如,有绘画兴趣的学生,除了画画,可以读关于绘画的书;喜欢机器人的孩子可以多阅读机器人建设的书籍,这样既可养成阅读习惯,又能舒缓压力,让学习更有动力。

5、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职业道路

在学科上,除了要学好父母建议或期待的科目之外,也要了解自己的志趣,不能只顾自己的兴趣而不考虑父母的期待,也不要因为父母的期待而放弃自己的志趣。这样进入大学,才能有一个精彩的大学生活,同时有助于未来的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