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每个人都知道,女人在月经来潮前会变得有点狂躁,她们好像被拋上一架荷尔蒙过山车,满载着不理性和易怒。无论发生了什么,最后都可以用一句“我要来大姨妈了”圆场。你的女神又暴躁了吗?
每个月都会感觉遭遇到女巫吗?
PMS上身的女生可能是这样的
也可能是这样的……
还可能是这样的……
所以,PMS到底是什么?
PMS,全称premenstrual syndrome,中文名为经前综合征。PMS的症状一般在经期前一到两周出现,止于经期开始。PMS能影响到所有年龄段的处于经期的女性,且影响因人而异。
经前综合症现已确认出200多种不同的症状,其中三个最显著的症状是易怒、紧张和烦躁不安。下列各项症状也可以归结为经前综合征: 腹胀、腹痛、乳房胀痛或肿胀、压抑或焦虑、入睡障碍(失眠)、关节或肌肉疼痛、头疼、疲乏、痤疮、情绪波动等。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临近特殊时期就会“变身”的女生们都被PMS挟持了呢?
真实的情况是:只有3%~8%的女性患有经前焦虑障碍,即PMDD(对“经前综合症”更科学的总结)。可为什么大众接受到的信息却不是这样呢?为什么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女生们越来越习惯于往自己身上贴上PMS的标签呢?
并不是说女性不会出现这些症状,而是说即使出现了其中一些症状,也不意味着就有精神障碍,所以这个标签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这所谓的精神障碍我可能有、你可能有、男士可能有、甚至狗狗也可能有……
在一本供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使用的手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将经前综合征(PMS)重新定义为PMDD: 即经前焦虑障碍。而其中的焦虑指的是一种烦躁或不安的情绪。根据这些新的DSM指南,(患有经前焦虑障碍的人)上一年大多数月经周期中在11种可能的症状中至少有5种应当出现在月经开始前的一个星期; 这些症状在月经开始后应当好转; 然后在月经结束后一个星期内消失。
这些症状必须包含下列四种之一:明显的情绪波动、易怒、焦虑,或抑郁。其它症状可能包括感到情绪失控,以及睡眠或胃口的改变。DSM要求情绪障碍应当不仅仅是简单的某种已经存在的障碍的恶化。所以从科学上讲,这是一个进步。
参照最近研究,平均3%到8%的女性患有经前焦虑障碍。对其他人来说,像导致压力的事件、令人愉悦的场合、甚至是一周当中任何一天这样的变量,都是比生理期更强大的情绪预测因子,而这也是科学界从1990年代就已获得的信息。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信息没有惠及大众? 为什么这些错误仍然持续?
当然,女性从书本、电视、电影和网络上接受到的大量的宣称每个人都会得经前综合征的信息,对于使她们确信那就是真相起了很大的作用。研究表明,一个女性越是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经前综合征,她就越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也有这种病。让我来告诉你我所说的 “错误地”是什么意思。你可能会问她,“你有经前综合征吗?”她会回答:“是的。” 但是,她的心理症状却是正常的。
另一个经前综合征迷思仍然持续的原因, 是跟女性角色的狭窄边界有关。 像琼·克莱斯勒这样的女权主义心理学家曾经提出,贴上了经前综合征的标签后,可以让女性有借口表现出一些情绪,而这些情绪往往被认为是不够淑女的。有一个对于“好女人”的近乎放之四海皆准的定义,她要快乐、充满爱心、关心他人,并且对这种角色设定感到非常满意。这样一来,经前综合征就成为了一个允许她们正当地发怒、抱怨、烦躁, 却不会失去“好女人”的称号。
我们知道一个女性所处环境的变量要比她的荷尔蒙更容易导致她愤怒,但是当她把这种愤怒情绪归咎于荷尔蒙时,就无须为此负责,还能避免批评。“哦,那不是真正的她,她控制不了。” 尽管这可以当做一种实用工具,实际上却否定了女性的情绪。当人们对一个女性的愤怒作出回应时,他会想,“噢,这只是生理期的原因。” 她通常就不会被认真对待,也不太可能会发生有益的改变。
如果你得了一种由确切原因导致的明显的精神疾病,假设那就是“经前综合征”,那么针对它的治疗方法应该为大量的女性带来病情改善。但是对于经前综合征的这些治疗方法却并不是这么回事。维持关于经前综合征的迷思对某些机构来说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对女性自己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首先,它会导致女性生殖健康的医疗化;第二,经前综合征的迷思对女性不理性和过度情绪化的刻板印象的形成有所助益;最后,经前综合征迷思妨碍到女性处理那些造成她们心烦意乱的症结问题。
虽然一些女性会因为生理周期而出现一些症状,但大多数的女性并不因此而患精神疾病。她们照样工作、上学、照顾家庭,一切如常。我们知道男性与女性的情绪和心情极为相近,那么就让我们从陈腐的视女性为巫婆的经前综合征迷思中走出来,而去接受大多数女性每天都过着情绪高涨、专业有序、运转正常的生活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