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始建于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距今也有三千多年。两个朝代的统治时间累计长达千年,相当于中华文明史的五分之一,是宋元明清四朝历史长度的总和。夏商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文献缺乏,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这两个朝代的了解十分有限。尤其是关于夏商的人口问题,更是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关于夏朝的人口,据《后汉书·郡国志一》刘昭补注引《帝王世纪》记载:“及禹平水土,还为九州,……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威,执玉帛亦有万国。……及夏之衰,弃稷弗务,有穷之乱,少康中兴,乃复禹迹。孔甲之至桀行暴,诸侯相兼。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方于涂山,十损其七;民离毒政,将亦如之。殷因于夏,六百余载,其间损益,书策不存,无以考之。又遭纣乱,至周克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又减汤时千三百矣;民众之损,将亦如之。及周公相成王,致治刑错,民口千三百七十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三人,多禹十六万一千人。”
如果按照以上记载,那么夏朝的人口总数应该在1500万左右。
我们再来看看商朝的人口,据《礼记·王制》记载:“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帅,三百三十六长。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
其实,这里记载就是商朝的一种制度,儒家将齐国商制和鲁国周制混淆了。
按照《礼记·王制》记载来算一下商朝的人口总数,商初成汤时有三千余国,则总人口约为400 万。
可见,夏朝人口不可能达到1500万,要知道,直到西汉初年全国总人口也不过1500万--1800万。当然,夏朝人口也不可能超过商初的400 万,因为夏王朝统治区和活动范围远比商朝的小得多。
那么,怎么来估算夏朝的人口呢?
据《尚书大传·虞传》记载:“古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郑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此盖虞夏之数也。”
如按一家五口来计算,则夏朝的全国总人口数约216 万。不过,夏朝并不存在像邻、朋、里、邑、都、师、州这类如此整齐规范的行政区划和社会组织结构。甚至在商代金文和甲骨文中,都还没有出现邻、里字样;朋字只用来称贝;都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商代称王都为大邑或大邑商;师是军队之称;州是族名兼地名。再说,早期人口调查也不是以个体家庭作为人口统计单位。
可见,这种算法也是后人附会的。
既然史书难以依靠,我们再来看看考古发现。当代考古工作者根据迄今发现的十一处龙山文化晚期和夏商之际的古城遗址估测,当时城邑居民的平均人口数大致在1500人左右,这与《帝王世纪》所记夏至商初族落方国平均人口1300余人很相近。而《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战国策。刘策》云:“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
那么,夏初的总人口约240 万,如按现今遗迹考古发现则总人口为270 万,两者相差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