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独特的苦难美学是如何形成的?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面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万里河川,无一不可入题。

《西湖梦》里提到:“西湖的盛大,归拢来说,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因为苦难,“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了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

然而,在苦难之中,“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

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因为苦难,他们“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然而他们“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浓重的霉味,却是安全而宁静。”

面对中华民族的苦难以及知识分子的苦涩经历,余秋雨毫无掩饰地一一道来,却又在苦难的背后从容的看到,只有拯救人们的文化良知,健全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中华的文化,民族的文明才会从苦难中走出来,才能面向世界。

其实,归根结底,它更多的是呈现了一个民族的根的意识和根的精神。这便形成了余秋雨独特的苦难美学。

可见《文化苦旅》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成功尝试。或许,在中国当代散文中,《文化苦旅》还称不上为上乘之作,不过其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