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竟然是假的?实则是火烧乌林?

公元二世纪末,中央集权政府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而曹操的势力最强大。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打败刘备,占领了军事重地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迫使刘备退守夏口(今湖北汉口)。曹操妄想一举消灭刘备,同时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当时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从江陵(今属湖北)沿江东进,直逼夏口。孙刘联军五万人逆流北上,双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相遇。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初战失利,于是曹操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操吃了败仗,便任命投降的荆州将军蔡瑁和张允训练北方士兵学习水上作战,初见成效。为孙权统兵的都督周瑜担心曹军在蔡瑁、张允的训练下,学会水上作战,于是巧妙地使用离间计,曹操中计上了当,误信蔡瑁和张允是潜伏在曹军的奸细,将二人杀了。


周瑜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商量,觉得曹操人马众多,军容整齐,如果正面交战,孙刘联军无法取胜,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将商量进攻曹操,老将黄盖认为对方太强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黄盖五十军棍。黄盖被责打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时,埋伏在周瑜军营里的曹军奸细也传回周瑜责打黄盖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黄盖真的要来投降,非常高兴。这时,闻名天下的军事家庞统也来拜见曹操,曹操高兴异常,立刻向庞统请教一个他正发愁的问题。原来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而且对南方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庞统说:“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把大小船只搭配,把三十只或者五十只船,头尾相连,用铁索锁住,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了。”曹操连忙依法行事。果然,曹操的战船用铁索相连后,冲波激浪,一点也不颠簸。兵士们在船上使枪弄刀,像陆地上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晕眩。曹操大喜,可是谋士却说:“战船连锁固然是好,可是对方若用火攻,怕难以逃避。”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不必担心。我们在北边,他们在南边。现在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哪里有东南风?他们如果用火攻,岂不是烧了自己?”大家都夸曹操有见识,于是放松了警惕。

谁知十一月二十日,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善观气象,早就和周瑜作好了准备。这时,曹操收到黄盖派人送来的信,约好来投降。曹操带了将领站在船头等候。果然看见黄盖领着十多只小船,顺风驶来,曹操非常得意。十几只小船趁着风势,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战船前。黄盖手一招,小船顿时燃起大火,原来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着火的小船借着东南风,直撞入曹操的战船营里,曹操的战船立刻着火,因相互被铁链锁住,无法脱逃,登时成了一片火海。曹操急忙弃船上岸,谁知岸上屯放粮食的军营也被周瑜事先埋伏的士兵烧了。孙刘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曹操狼狈突围,逃回北方。

乌林——三国时期古战场,湖北洪湖境内,与赤壁隔江。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于此。赤壁之战并非火烧赤壁,实则火烧乌林。赤壁,因火烧乌林的大火映红了对江的赤壁而得名。关于赤壁之战,火烧乌林史料,《水经注》、《三国志》,明代嘉清《沔阳志》均有记载。

“赤壁鏖兵”在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中所用笔墨太少,而且散记于曹操、刘备、周瑜、诸葛亮等一批历史人物的传记中。如《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渺渺22个字,把失败归咎于瘟疫。又如《先主传》:“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引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铿锵有力41个字,胜利之态跃然纸上。

再如《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38个字,令人玩味。细细推敲,三传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记载有别,即“公至赤壁”、“战于赤壁”、“遇于赤壁”等。

《三国志·周瑜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定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时东南风急……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列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柏杨品三国》写:“周瑜大军跟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这时,曹操大军发生瘟疫,战斗力衰退。两军开始接触,曹操大军稍稍不利,遂停驻长江北岸乌林。周瑜则据守长江南岸,双方遥遥相对。”《易中天品三国》说:“我认为比较靠得住的,应该是《周瑜传》的说法‘时曹公军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还有诸多研究三国的先生们也著文赞同此说,这里,仅附《伐乌林地图》一幅,其他就不一一引注了。


公元208年,曹军与周瑜统率下的孙、刘联军在赤壁交战,曹操小战失利,退驻江北,屯兵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诸葛亮和周瑜等针对曹军不习水性的弱点,采取黄盖诈降计,借东风,巧用火攻,大败曹军于乌林。赤壁之战以火烧乌林而告终。

170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战场早已灰飞烟灭。唯有青山壁立,江水东流。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寻赤壁,吊周郎,赞孔明。

不知乌林一带如今还分布着白骨塌、红血巷、万人坑、乌林寨、曹操湾、鲁公台、放马场等处战役遗迹及古黄蓬十二景的山川胜景,犹可凭吊。另有一处乌林在湖北黄冈县团风镇,与“东坡赤壁”相对应。

“火烧赤壁”其实发生在赤壁的仅仅是一次小小的遭遇战,江北乌林才是孙刘联军处心积虑大破操军的鏖兵之地。故此,“火烧赤壁”实为“火烧乌林”,这才是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