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和其发育成熟生成优质卵泡的能力,反映女性的生育潜能。近年来,随着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及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越来越多的女性因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引起不孕。
据文献报道,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左右。另外,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早期正确评估卵巢储备功能,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来对于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指标仍有争议,但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单一指标预测准确率较低,多指标联合应用常为首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卵巢储备功能评估的指标:①年龄; ②基础性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测定; ③影像学指标: 超声检查卵巢大小、基础窦卵泡数目和卵巢基质血流等。
1.年龄
年龄是评估女性生育力最重要的指标。高龄女性生育力下降主要与卵母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内卵泡逐渐耗竭,数量和质量均下降,常表现为生育力下降。一般认为,35岁以后生育潜能开始下降,然后迅速降低。因此,年龄对于判断卵巢储备十分重要,应作为首选。然而,个体衰老进程受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差异极大,必须与其他指标结合应用。
2.基础性激素检测
包括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催乳素(PRL), 一般在月经第2~4 日进行抽血检测。
①基础 FSH(bFSH)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通常认为bFSH 水平小于10IU/L, 提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 连续2个周期bFSH水平超过10~15IU/L, 预示卵巢功能不良; bFSH值连续2个周期20~40 I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隐匿期; bFSH值连续2个周期>40 I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② bFSH/bLH 比值在高龄女性由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FSH 升高早于LH升高,即出现 LH 相对降低, 出现 bFSH/bLH 比值升高,预示卵巢储备降低、卵巢低反应, 可能较 bFSH、基础E2(bE2)更为敏感。一般认为FSH/LH 比值>3 时提示卵巢储备功能及反应性下降, 周期取消率增加。
③ bE2水平在生育力下降早期保持正常或轻度升高, 随着年龄增加、卵巢功能衰退, 终末期E2水平逐渐下降。当 bE2>80 ng/L, 无论年龄和FSH如何, 均提示卵泡发育过快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bE2水平升高而bFSH 正常的阶段是卵巢储备功能明显降低的早期, 如bFSH 和bE2水平均升高,提示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如bE2下降而FSH ≥40 IU/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3.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检测
AMH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至绝经前和绝经期不能测及, 是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标志物。AMH 在月经周期任何时间都能检测到,是反映卵巢储备更好的标志物。
4. 抑制素B(INH-B)
INH-B是比FSH 更敏感的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标志物。随年龄增加, INH-B 的释放逐渐降低, 从而减少对FSH释放的负反馈调节, 导致FSH 逐渐升高, INH-B与FSH呈负相关。
5.影像学指标
①窦卵泡数目(AFC)是阴道超声下检测到的直径<10 mm 的小卵泡数目, AFC与年龄呈负相关, 早卵泡期评价准确性更高; 目前以 AFC<5 个作为预示卵巢储备降低的标准。
②卵巢体积大小与卵巢内窦卵泡数目有关, 卵巢的体积明显减小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③卵巢基质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 PSV低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基质血流速度可能与运送到刺激卵泡生长的靶细胞的促性腺激素(Gn)有关。
卵泡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超声监测和排卵前激素的检测来评估。经阴道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观测到观察卵巢中卵泡的数量,还能直接观察卵泡生长、成熟及排卵的特征,成为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的重要手段。一般从月经第10天左右进行卵泡监测,医生会记录卵泡的大小、数量,同时观测卵泡的边界、张力和透亮度等指标,根据结果指导下次复诊的时间,从而达到连续的监测卵泡生长发育的目的。排卵正常型的超声表现主要是排卵前的卵泡直径均≥18 mm,且张力较好,相应优势卵泡于月经周期的第 9~12d 出现,具有 2~3 mm 的日增长速度。在第 3~16d 卵泡逐渐消失或塌陷,患者子宫直肠窝中可呈现少量的液性暗区。除了正常型排卵,有时还存在小卵泡排卵、卵泡发育迟缓、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等异常情况,超声的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这些异常,从而进行干预。
如果B超监测出成熟的卵泡了,还可以结合血激素和尿LH的值来评估卵泡质量,尿LH试纸快要强阳或者已经强的时候说明即将排卵,一般E2≥250pg/ml,说明卵泡质量是可以的,有受孕能力。观察卵巢中卵泡的发育情况,并结合尿LH或血激素的检验,较为准确的预测排卵日,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的卵泡发育,进行相应的干预,同时指导备孕女性的同房时机,提高着床机率。
总之,卵巢储备功能和卵泡质量有诸多评估方法,然而都并不绝对,因此临床运用中应结合患者情况及实验室技术水平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式,多种手段联合应用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