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戏谑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没想到今年的315晚会过后,很多人发出感叹:原来农村路更滑!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大量假冒食品流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这些食品多为饮料类,山寨的花样让人啼笑皆非。
▼
狗狗不得不说,农村老人真的很可怜,花了同样的钱,买到的却是假货。
不但影响了人际关系(买假货送人被识破你说可怕不),还严重危害了亲友的身体健康。
然而,山寨、假冒伪劣食品防不胜防,我们见识多,倒是能辨别出来,那文化程度不高的爸妈该何去何从?
特别是当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该怎么辨别呢?
其实食品包装就是破解的密码。
这个方法简单好用,屡试不爽,老爸老妈也可以轻松学会哦!
(小年轻们掌握了也受益颇多)
1. 包装袋
A. 包装袋简单粗糙。
比如有个女孩子向狗狗反映,买到的山寨盒装牛奶,盒子捏上去感觉比品牌牛奶的要软很多,质感很差。
B. 装潢印刷粗制滥造。
套色不准,图案中的几种颜色有移位现象,颜色暗淡、深浅不一、图案模糊。
C. 回收旧包装。
有些冒牌商品是采用收购来的旧包装物包装,可见污迹和折痕。
2. 保质期
看保质期这条很简单,就是尽量买生产日期较新的食品。
当然也需要警惕卖家抹掉已过期的保质期,印制新日期重新上架售卖。
如果遇到不对劲的情况(有异味、吃后拉肚子),可以拨打12331(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12315举报。
3. 储存不当的商品不要购买
这一点我估计80%的小伙伴容易忽略。
像一些酸奶、蛋糕等,在包装上都写了低温储存,可有的商家却没有照做,仍然放在常温下售卖,这样的食品容易变质出问题,尽量不要购买。
这些信息很简单对不对,但千万不要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还有更深的知识哦!
我们通常说的三无产品就是指的以上三项全无,这样的商品千万不要买。
这里也要注意,生产许可证编号这一项还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就是英文大写QS+12位数字,同时包装上加印或者加贴"QS"。
▼
如果漏掉了其一,就是不合格的食品,建议不要购买
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信息这个我能理解,那么这一长串编码有啥作用?
作用可大着呢!这两种形式的编码都可以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网址:https://app1.sfda.gov.cn/datasearch/face3/dir.html
比如输入上方的编码,维他狗就查到了如下信息,再跟包装袋上的生产厂家一比对,真假自然见分晓。
▼
可是我看到好多包装袋是可以在外面随便买到的,那我该如何辨别呢?
所以尽量去正规的店子购买食品。
再次提醒大家,如果你发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拨打 “12331”或者“12315”进行举报。
接下来的知识相对来说有点难度了,不过请放心,狗狗一定会深入浅出地教你,你掌握之后,下次就能在亲友面前炫耀了。
1. 排名越靠前的配料用量越多,以此来分辨买的食品是否货真价值。
国家规定各种食品配料需按照用量递减的顺序排序,只有用量少于2%的才不分先后。
什么意思呢?比如你买的是纯牛奶,那么配料表的第一位排序应该是生牛乳或者纯牛奶。
如果不是很有可能就是牛乳饮料或者复原乳。
或者你要买的是燕麦糊,第一位一定是燕麦,如果第一位写的是别的东西,那就要警惕了。
▼
2. 警惕“香精调制”冒充“真材实料”
维他狗团队中,有个女孩子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有一次她回老家,妈妈给她拿出一盒不知道什么牌子的红枣牛奶,她发现配料表中居然没有红枣成分
▼
像今年315晚会曝光的问题核桃饮料,里面核桃的香味就是靠核桃香精调制出来的。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成本更低!
而国家规定,标注了核桃乳、核桃露的产品必须以核桃为原料制作,这点也通用于红枣牛奶、椰汁等等。
如果你买到的是香精调制出来的饮料,那么很不幸地恭喜你
▼
所以在买这些食品的时候,一定要看看配料表中是否有标注名副其实的原始食材。
为了爸妈的身体健康,一定记得把以上知识好好地、不厌其烦地教给他们。
也请转发出去,让更多的小伙伴省心、省力。
总结:
1. 初级版:看包装袋、储存条件和保质期
包装粗糙、储存不当的商品不要购买,尽量买生产日期较新的食品。
2. 进阶版:看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厂家三个信息
编号可以进入食药局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核实。
网址:https://app1.sfda.gov.cn/datasearch/face3/dir.html
3. 高级版:学会看配料表
A. 排名越靠前的配料用量越多,以此来分辨买的食品是否货真价值
B. 警惕警惕“香精调制”冒充“真材实料”
参考文献
[1] 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2] GB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3]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维他狗营养家
团队由国家二级营养师,食品科学硕士,执业药师等组成,文章入围2017食品药品科普评选,获得人民卫生出版社举办的辟谣科普大赛二等奖,被人民日报、科普中国网等200+个平台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