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华裔女作家六六在微信公号发文《六六:无赖京东》,曝光其中欧的师姐程茉在京东全球购买到假货,但维权无门、并遭遇商家和京东平台客服百般抵赖的情况,文章中其师姐称“京东,你够赖!我服了你!”、“我治不了京东的无赖,我希望可以告诉广大消费者,京东耍无赖!”
六六曝京东全球购卖假货
原来是程茉在京东全球购购买了美国Comfort U 护腰枕,而商家实际寄出的是一个标识为Contour U 的护腰枕,后者在美国官网售价比前者少了60多美元。而商家一直不承认,直到消费者给出实锤证据才不得不放弃狡辩,称可“退货退款”。而消费者要求按京东全球购“假一罚十”理赔时,该商家又称“我们发错货了而已”。程茉无奈之下向京东客服维权,将所有证据发给京东售后时,京东客服却一口咬定是商家发错货,可以申请退货。
走投无路的程茉只要求助六六。
事件曝光后,京东方面称正核实调查。而直到3月14日,京东才做出回应。
京东回应高傲 包庇商家意图明显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京东从头至尾都没有一句向消费者表达歉意的意思,而是全程高姿态、冷漠的公关态度。有网友称,即便只是发错货,那错也在商家和平台,也应该首先向消费者表达下抱歉吧。
声明指出,“商家承认是发货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但称“作为平台仲裁方,在商家并非售假的情况下,我们无权要求商家提供十倍赔偿”。试想下,如果消费者没发现东西不对劲,那中间的差价损失只能消费者买单了。
声明还指出,六六女士的文章中大量引述了关于消费者与京东客服沟通的内容存在多处严重不实,已经涉嫌夸大编造和诽谤。并且称“正品行货、品质服务一直以来都是京东最为珍视的品牌形象,我们将继续坚持‘客户为先’的核心价值观,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同时也为众多商家搭建一个公平的交易平台。”
而后,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也转发了该声明,并且对商家和平台的失误只字不提,称消费者是“别有用心”。
随着京东声明发布,该事件再次发酵。
京东对商家的纵容史
事实上,这并不是京东第一次“袒护”商家。
2017年11月6日,京东全球好物节期间,网友曝出京东平台上第三方卖家组团购买假质检报告,以换取商品上架销售资格,并贴出其详细店铺、公司、地址、电话信息,还举例假质检报告办理过程——商家不用寄样,中介代购其他样品送检,包过。
从网友提供的资料证实,仅2017年的几个月间,京东有300多个店铺购买过近400份假质检报告。共有90%以上的报告为假的质检报告。
消费日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入驻京东商城的品牌授权等入驻资质可造假,一些服务商此前有过协助商家造假、成功入驻京东的案例,通过第三方资质造假入驻京东继而售假俨然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并且还有京东服务商称,入驻京东的质检报告也可造假。
业内人士指出,品牌授权关系到店铺能否进入京东,质检报告代表该店产品质量是否过关,若这两道“致命关口”因造假被突破,店铺售假可实现。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京东这些年频频陷入“售假门”,因为有平台“造假门”的存在。
同时,京东平台还屡次卷入“刷单门”。在2017年双十一前夕京东卷入了“刷单门”,被爆有超过1000个项目涉嫌恶意刷单。
而在2017年年初,曾经为京东刷单的刷手举报京东刷单,举报材料竟然超过30G!曾经被央视曝光的空包网被再次查封,这一年竟然为京东刷单559万笔!
刷单让商品销售的真实情况被掩盖,也会误导消费者。而京东平台却一直整改不力,最终被坑的还是消费者。
京东包庇商家“情有可原”
刘强东曾喊话“1名程序员1天就能搞定打假”,为什么京东平台假货依旧泛滥?并且屡次在出现假货时第一反应是包庇商家,这一切其实都关乎平台的利益。
下面是京东关于广告投放奖励的宣讲PPT。
简单粗暴,给多少钱就决定你的广告位。有报道指出,线上电商运营大手笔的推广是需要高毛利支撑的。有了毛利,才能给淘客和站长们开更高的佣金。有了毛利,才能刷更多的好评,让销量和排名靠前。有了毛利,才能给平台投放更多的广告。
在平台不加干涉的情况下,同样的类目下,高毛利的假货肯定愿意花费更多的推广费。模式决定了平台不可能对“金主”下死手,哪怕“金主”卖的是假货。对于平台、渠道的广告部来说,最重要的KPI只有一个,就是商家投入的广告费。
上面这个截图告诉我们,手机QQ推荐的所谓京东“值得买”和“每日好店”的筛选标准就是,谁花钱多就推荐谁!
质检报告、商铺入驻资质可以造假,而店铺评分、订单量可以刷。假货商家可以给平台创造更多的收入,试问在这样的状况下京东平台怎么可能不出现假货呢?
这几年京东为了把平台做得更大,也必须向各个推广渠道支付不少的流量费。且流量费价格不断攀升、商家利润不断被蚕食,不少商家生存艰难,也对售假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售假、造假的坑,绝非商家一人挖下,京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