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散文的文本魅力:爱的哲学美

在刘墉的作品里,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的爱和善,这其实是作家生存和美好人性的心灵表现,这也是作家创作与心灵的交融和追求。爱,是作家对生活,对家,对社会的人生态度,是生存的基本道德,也是生活哲学美的体现;善,是作家的行为准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准则也是最高的准则。

爱是刘墉的生活态度,也是他的生荐道德。对生活他积极进取,把高尚的人格展示在世人面前。对道德准则的建立,他坚持、执著。而对家庭教育的方法的把握与运用,使他的家庭教育获得成功,高尚的人格,准确的把握和执著的精神构成了他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美。刘墉曾说“抓住时间,以改善环境,改善自己,改善世界,就是生活的意义。”时间就是生命,抓住时间,就可以把握生命。刘墉从画家——主持人——作家,层层身份的转换,尽现了他把握生命的节奏和能力,这也让人们对他产生了佩服。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里,这种能力是通向理想的必要条件。

在《创造超越的人生》他写到“‘人生理念’既然能带领我度过许多困难的岁月,且激励我直到今天,也应该能帮助其他年轻朋友,面对困惑的人生。”刘墉用他那充满哲理的散文来唤起人们把握生命的意识,帮助人们解答人生的困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指引更多的人走向成功,这显示出他高尚的人格。“我的生活是多彩而缤纷的年代,纵使像那彩虹般的不可捉摸,我依旧相信,总有一天我要站在彩虹弦上”。他的那份清醒与理性,那种对人生充满积极与激情,渗透着他不畏惧生命承载能力的苦难,这同样体现他的人格高尚的一面,作为一个苦难者,他的理想与追求被蒙上一层阴影,他的灵魂被留下一道深深地刀痕,但他总是以一个有爱有理性的肩膀,承受起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苦,总能堂堂正在地站成一枝标杆,向苦难与不幸出击。

在刘墉的家里总是透着一股和谐的气氛,这得益于他对孩子的良好的家教方式与方法,他以散文的方式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与教育,而他的教育方法更体现一种哲学严而有慈:只讲慈爱不加严训,便失去尊长的大义,教育的成果也会大打折扣;只讲严加训教,而无慈爱之心,则伤骨肉之情,无功而返;刘墉对这种哲学的准确把握,使他的家庭教育获得成功。他对严而有慈的应用,也为人们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模式。

刘墉学贯中西,见识广泛,他对仁爱道德准则的建立多了一份认识与坚持,由此他发出了“争名在作祟,此念一生,则风流尽唉”的呼声,从这种呼声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他的优虑与建立这种道德的渴望。作为名人,他何尝不知建立这种道德的艰辛。但他仍然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艰守阵地。

“最伟大的成就,常属于那些在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却能坚持到底的人。”这充分显示了他对建立道德准则的执著与坚持,从而他的散文也透着一种执著之美。

用爱的眼光审视世界,从中挖掘出爱的真谛,在文坛上,刘墉无疑又是一位爱的精神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