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身份证上的数字是怎么来的吗?答案有点意思!

每一个人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18个数字(字母)组合在一起,那么你知道你的这18个数字(字母)是怎么来的吗?究竟有啥意思?

1、身份证上的数字到底啥意思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身份证上的数字构成。现在的身份证上一共有18位数字,前17位是数字本体码,最后1位是校验码。而前17位中,又分为3层,分别是地址码、出生日期码和顺序码。

分解起来是这样的:

地址码是国家统一规定的行政区划代码,一共有六位数字,还是分为三层。第1、2位代表省级,第3、4位代表市级,第5、6位代表县级。

第1、2位数字是按照大区制度编制的。目前全国一共分为8个大区(仅行政区划代码的概念),每一个区用一个数字代表,所在大区内的省再各自排数。

通常直辖市排在第一位,比如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市分别排在第1、2位,华东地区的上海市、西南地区的重庆市都排在第一位。

1区华北地区: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古15。

2区东北地区: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

3区华东地区: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

4区中南地区: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

5区西南地区是: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

6区西北地区:陕西61,甘肃62,青海63,宁夏64,新疆65。

7区台湾省,71

8区港澳地区,香港81,澳门82。

行政区划代码后四位的数字还能更细分,比如第3、4位代表市级的数字:

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

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表示县的第5、6位中:

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

21—80表示县(旗);

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出生日期码没有什么好说的,啥时候出生就填啥。

顺序码的意思是在地址码的地区内,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所编的顺序号。这顺序不是按照出生先后的顺序决定的,而是按照上户口的顺序生成的。

而且,顺序码还有个小心机是,能够分别男女性别。因为顺序码的偶数是女生,奇数是男生。

校验码是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系统计算,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

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而19位的号码违反了国家标准,并且我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也不承认19位的身份证号码。Ⅹ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计算方法:

(1)将前面的身份证号码17位数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的系数分别为:7910584216379105842;

(2)将这17位数字和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

(3)用加出来和除以11,看余数是多少;

(4)余数只可能有012345678910这11个数字。其分别对应的最后一位身份证的号码为10X98765432;

(5)通过上面得知如果余数是2,就会在身份证的第18位数字上出现罗马数字的X。如果余数是10,身份证的最后一位号码就是2。

所以只要有一张身份证,加上了解行政区划代码的话,就基本上能知道一个人到底是男的女的哪个省哪个村哪年哪月生的。就算不知道6位行政区划代码,只看前2位,也能知道是哪个省的人没跑了。

不过,为啥身份证里的第1位不是每一个省一个号?大区又是个啥?为什么只有重庆的代码是50?

2、按照大行政区制定的行政区划代码

这事儿还得从建国初的大行政区制度说起。大行政区制度是把全国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代表中央领导数省的制度。

学术界对大区制度形成的原因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是从战时的各大战略区发展而来的;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解放区的解放时间不一、地区差异大,所以根据各解放区的不同情况建立的。

无论是哪种原因,大区制度都只是建国初为了便于管理、稳定社会的一种过渡制度。1949年,中央根据解放战争中各个野战军的作战区域和解放的领土划定了华东、东北、中南、西北、西南5大行政区,还设立了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军政委员会,管理各省。

1952年,又撤掉各行政区人民政府和军政委员会,分别在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华东设置了6个中央人民政府行政委员会,所以全国变为了6个大行政区。

后来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出了“五马进京”、“高饶事件”的事儿后,大区制度在1954年被撤销。

虽然大区制度早在1954年就被撤销了,但它对今天而言,留下的是行政区划代码的编制规则。

行政区划代码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识别符号,就是一看代码就知道是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它的制定主要是方便管理和相关部门工作,比如身份证的数字、人口普查等。

1980年,国家标准局颁布实施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2260-1980),各省份的第一位代码就是按照大区制度设立的:

198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2260-1980)

六大区之外,也给台湾省单独设置了代码71,实质上和六大区并列成为7区(概念上的)。

而在身份证制度开始实施以后,直至1995年,都没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代码,重庆的代码用的也是四川省的51。

199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60—1995)

直到1997年重庆重新成为直辖市、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9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1999)就把这些变化加了进去:在西南区为重庆单独设代码。

因为是直辖市,照地位来说应该排在第一,而51又被四川省占了,所以重庆的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干脆变成了50,成为了目前的行政区划代码中,唯一一个有“0”的。

国家也为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数字8,和其他六大区、台湾省并列成为8大区(概念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60—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