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说到忍者,大家应该都并不陌生。作为一个非常热门的影视动漫题材,无论是在日本还是欧美都已经有大量的以忍者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冷君今天所要介绍的,就是在2017年中村义洋执导的古装动作电影——《忍之国》。
《忍之国》海报
《忍之国》所讲述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伊贺国,这里并不像日本的其他地方都是由大名和地头把持,而是充斥着忍者的不法之地。统治着忍者们的,是只贪图维护自己利益的“十二评定”,因此伊贺国每一天都笼罩在忍者们的私斗之中。
忍者私斗
电影中的主角“无门”是一个虽然实力强大,但是和其他忍者一样自私自利的忍者。不过由于伊贺临近的伊势国被崛起的织田家吞并,伊贺国也由此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原本“无门”打算和其他忍者在织田军到来之际逃离,但是却在他的妻子阿门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率领忍者返回伊贺,由此成功地击退了织田军。在这过程中,阿门最终找到了自我,不再是一个作为“非人”之物的忍者。
织田家入侵伊贺国
从历史上讲,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伊贺忍者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忍者流派之一。与另一个同样有着赫赫威名的甲贺忍者不同的是,伊贺忍者很少会对一个大名进行效忠,而是像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他们行动的唯一动力,便是雇主的金钱。但是即使如此,伊贺忍者中,还是有很多有著名人物。比如电影也有出场的,指挥忍者们抵抗织田军的百地三太夫,以家臣身份出仕德川家的服部半藏,还有试图刺杀丰臣秀吉,最后在偷取丰臣秀吉所持有的名器千鸟香炉失败后,被丰臣秀吉判处釜煮之刑的石川五右卫门。
赫赫有名的石川五右卫门
在《忍之国》中,对于当时伊贺的忍者社会都有比较好的复原。比如其中的作为忍者们重要会议场所的“伊贺四十九院”,这里在历史上不仅仅是伊贺忍者们的中心,同时也是忍者们的训练场。之所以被称作“四十九院”,是因为除了供奉有弥勒佛像的本堂以外,其他还有四十九间山伏房。
电影中“四十九院”本堂
不过电影中的忍者形象,多少还是有些落于俗套,比如电影中忍者们即使是在白天,也每人都会穿一套的黑色夜行服。虽然这种忍者服在如今已经被当作是忍者的标配,但是把这种服装当作忍者的标志,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事情,这时忍者早已彻底没落。从另一方面来讲,实际上这种黑色的夜行服并不适合隐藏,战国时代的忍者,大多会根据自身的需要,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穿着,以此来伪装成不同的角色,以此进行潜入。比如忍者们平时会进行务农或者以小商贩的身份,一边经商,一边在当时日本各地收集情报。即使是夜行服,也绝对不是如今影视作品中那种纯黑的服装,而是一种灰色或者深蓝色的服装,这种颜色相对于黑色夜行服,实际上伪装效果更好。
电影中伊贺忍者所穿的夜行服
电影中为了逃跑,而打扮成平民的忍者
日本伊贺忍者博物馆所藏传世忍者潜行服和刃具
说到忍者,就不得不说一下忍者们所使用的武器和刃具。忍者们最有名的武器,莫过于他们的手里剑和短刀。由于忍者们所要进行的暗杀任务,大多都是要在室内进行,所以忍者们使用的刀要短许多。所谓的“手里剑”实际上就是中国所说的飞镖,不过手里剑一般会做的比较厚重,而且是多刃,这样方便在较小的空间中快速抛出,而且杀伤力也极为可观。
电影中的手里剑,为了增加这些暗器的威力,历史上的忍者们往往会在手里剑上涂抹提取自河豚之类的剧毒
伊贺忍者博物馆所藏手里剑
伊贺忍者博物馆所藏的短刀
除了种类繁多的手里剑和短刀之外,很多忍者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习惯,以及任务的需要,必须伪装成各种工具的奇门利器。除此之外,忍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那便是“刃具”。何为“刃具”呢?其实就是一些辅助的各种器材,以及伪装所使用的衣服。因此虽然听着“刃具”这个名字极为的高大上,但是它们并不复杂,而是一些非常简单的辅助道具。
电影一开始使用的飞钩,这就属于一种刃具
忍者们使用的在水中或者土里呼吸的小管子,没错,这其实也是刃具
忍者伪装用的服装,同样属于刃具
吹镖,这种武器可以说算是比较常见而且易于制造,但是却是忍者们进行暗杀的利器
伊贺忍者博物馆中收藏的各类刃具和奇门武器
虽然在人们的印象中,忍者几乎都是从事些见不得光的工作,但是历史上之所以伊贺流,能在第一次天正伊贺之乱中挫败织田军,并不仅仅是依靠“忍术”。其实所谓的“忍术”就是一种兵法谋略。在电影中,下山平兵卫被十二评定的计谋耍得团团转时,被称之为中了忍术,其实就是说自己上了当而已。而在其他电影和动漫中,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忍者结印之类,其实是类似于现在手语,用于在机密行动中,可以不发出声音,便于进行指挥和联络。
电影中一开始百地三太夫所用的忍者结印
如果忍者上了正面战场,他们自然也会使用军用武器装备,诸如铁炮、弓箭等武器。除此之外,他们自然也有不少的铠甲。
电影中的忍者头盔
伊贺忍者博物馆收藏的忍者使用的板链甲,可以看出这种铠甲对于灵活性的重视
总的来说,虽然《忍之国》更加接近一个搞笑为主的历史片,但是导演对于忍者历史的挖掘,还算是比较用心。不过电影并不是对天正伊贺之乱进行认真的历史还原,而是将其艺术化,作为一种符号。因而片中的忍者和伊贺国的状态,都并不能完全当作历史的再现。
最后是电影评分环节
紧凑的剧情但是有不少比较尴尬的日式搞笑:3分
对于历史上忍者武器、刃具、忍术的复原,
但是严重的符号化:3分
对于主要人物刻画单薄,
但是人物艺术形象鲜明:2分
电影整体色调和谐,艺术感强烈:1分
总分:9分选择观看
最后要为大家推荐的,也是在2017年上映的俄罗斯电影,贾尼克·法伊济耶夫执导,少有的蒙古西征题材电影《怒战狂心》。这部电影在历史复原上做得一般,并且剧情颇多致敬《斯巴达三百勇士》,但是紧凑的节奏,以及爽快的大场面,以及绚丽的画面,都让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时之沙,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