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养殖专家李道亮
又到中午了。
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的一个养殖户打开了手机,像往常一样在手机上查看自家池塘的情况。正看着,手机收到了一条消息提醒,定时系统已经远程打开了增氧机,随着氧含量上升,手机屏幕上的池塘冒起了一个个水泡。
但凡做过水产养殖的人都知道,养殖这件事不仅耗费精力,还高度依赖经验,从苗儿下水开始,农户就得保证日夜守在池塘边,对池塘出现的任何变化做出应对措施。如果一旦对水温、含氧量等数据判断失误,很可能一池子的心血都付之一炬。原始技术养殖的风险和不可控性太大,这曾让农户们烦恼不已。而现在,农户们可以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就可以获得池塘情况的精确数据,继而远程操作,对池塘施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精确数据下养殖出的水产不易生病,存活率高,质量也较之前养殖模式下的要高得多,这可乐坏了农户们。
让这一切发生改变的,是一个叫李道亮的人。
图片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一波三折的互联网+养殖
2010年,江苏省宜兴市农业部计划开发农业互联网,项目资金都到位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科研带头人,他们几经打听找到了李道亮,希望李道亮能够在宜兴进行相关的研发试验。李道亮一口答应。
彼时的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的李道亮39岁,已经揽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个奖项和称号。年纪轻轻的李道亮还是中国渔业物联网与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农业物联网科普首席专家。正是因为长期扎根农业物联网领域,李道亮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问题十分关注。
当年3月,李道亮就来到了宜兴,原本计划的是将实验室研发成功的产品直接应用于当地农户生产,但据李道亮介绍,前期他们对实验的思考很不完善,农户不愿意配合他们,实验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除此之外,团队还犯了脱离实际的错误,之前的产品研究计划过于理论性,他们没有考虑到高温情况下设备的使用情况,常温的设备到了50摄氏度的宜兴,就无法正常运作了,最重要的是信号问题,原先李道亮团队计划的用WIFI,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及时上传,但现实环境下WIFI信号非常不好,迫不得已只能改成了SIM卡手机通信。”
最终,李道亮说服了5户农家,成功把传感器安到了池塘里,千亩池塘的传感器安装工作十分繁琐,原以为一切准备就绪,这最关键的步骤完成了。但一场雷雨,又将这一切努力打回了远点。
风暴过后,一家农户的传感器设备遭到了雷劈,设备损坏,供氧告急,满池子螃蟹一夜之间全部死亡。这场意外让研究团队备受打击。
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设备调试成功,安装过避雷装置的设备再一次铺入池底,实验工作算是重归正规。这次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实验数据像预计的一样精确的反馈到了移动设备上,农户们开始初尝高科技带来的甜果。慢慢地,李道亮团队取得了农户的信任,越来越多的农户同意将自家的池子中安装上李道亮的设备,一些农户甚至开始主动跟李道亮反馈使用感受。在这样的不断改进和磨合下,最终版本的传感器诞生,高塍镇的农户使用上了最新的设备。李道亮一颗心终于放下。
做他的研究生,必须扎根农村先干半年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博士生导师的李道亮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在校内十分出名。那就是,但凡想当他的研究生,必须去农村学习实践半年。很多学生因此叫苦不迭,但为了跟着李教授学到更多东西,大家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李老师。
初到农村,很多学生都无所适从,大家都以为在农村待几个月就可以返回北京,但没想到一呆就是半年多。很多女同学受不了恶劣的乡村环境,哭过好几次,但哭完了还是继续坚持。
孙亚宁是李道亮的学生之一,她回忆,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该做什么,甚至觉得去农村做调查不需要多久,取样实验验证,不久就能完成。但真到了那里,大家就发现了原来的思想是多么幼稚。传感器需要在实际环境下验证最优参数,不同环境下,设备如何改进,这都需要一点点摸索实验,数据在不断更新,产品也在不断迭代。农村之行,真的让他们收益颇多。
实际上,这也是李道亮的本意,农村的环境中实验,可以打磨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细心求实的品质,这是作为科研工作者,最宝贵的东西。
教学有方的李道亮
图片来源:秦伯网
著名的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也是李道亮的教学思路。他对学生的关切方式是放养哺育,不会步步操心,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上,他大多时候扮演的是把关人的角色。他希望他的这种严格能够让学生更加独立而富有探索和挑战精神。
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颇有成效。越挫越勇的学生们战果斐然,研发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产品,其中之一水产行业拉曼检测氨氮在线测量传感器系统,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除了这些,他的学生们自主研发的七八种传感器全部转化落地,这十分不容易,李道亮每每提及,都难言自豪之情。
回想过去的十几年,李道亮都在和智慧农业打交道,他曾提及自己研究农业物联网的初衷: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太低了,差不多是发达国家水平的1/20,农民的劳动成本越来越高,老龄化愈发突出,这种劳动现状不能忽视。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就是因为只有机器代替劳动力,才能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危机,才能解决高成本低利用率的大问题。这是趋势,不可违背。这些话放到今天来看,也颇有前瞻性。
李道亮在智能农业上奋斗了近半辈子,每当受到赞誉时,他总会笑说“我来自农村,我希望能为农民做些实事。这是我毕生的追求”这位来自黄土地的科学家,正在锲而不舍的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养育他的祖国大地。
人物小档案:
姓名:李道亮
生卒年月:1971年2月-
国籍:中国
主要成就:攻克水产养殖精准测控关键技术和大规模产业应用
参考资料:
1.李道亮:把成果写在大地上,徐丹; 王月芬; 刘军,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2-10期刊
2.李道亮:信息服务业务的整合要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合作、联合推进的工作机制,中国信息界,2009-12-10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