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见到一个陌生人时,却产生了强烈的熟悉感,这人我似乎在哪见过。这就是 déjà vu,即似曾相识的感觉。法语中,déjà vu 的意思就是“既视感”。
这种感觉很难描述,除非你体验过。当你努力回想自己何时曾有过类似经历时,这种感觉就消失了。据估计,70% 的人会体验到似曾相识感,最常发生于 15-25 岁期间。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中,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将“既视感”描述为“因在之前某个时间段或者生活场景中经历了当下的特定情况,而古怪、令人难以捉摸的感觉”。
彼得·库克(Peter Cook)在一份杂志专栏中说:“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既视感”,在某个时刻,一定会有这种‘这事以前可能发生过,这事以前发生过、这事以前肯定发生过’的感受”。
电影《骇客帝国》中,尼奥看到两只一模一样的黑猫路过后,说了一句:“ wo…Déjà vu.”那是 matrix 正在进行程序重组,也就是调整时空。
一般的“既视感”的定义特征是患者具有辨别幻境真假的能力。在经历”既视感”的时候,大脑会运行某种意义上的检查程序,搜索从前经历的客观证据,然后认定“既视感”是错觉。
克里斯·莫林(Chris Moulin)教授是研究这一系列记忆幻觉体验的前沿专家之一,他描述了自己在英国巴斯的一家医院的记忆诊所工作时遇到的一位患者。
2000 年,莫林收到了一封来自当地全科医生的信,信中提到一位别名 AKP 的 80 岁前工程师。由于痴呆引起脑细胞死亡,AKP 遭受着长期而慢性的“似曾经历感”。
AKP 说,因为知道将要发生什么,自己现在已经放弃了电视和报纸。他的妻子说,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发生过。
因此他去了法国科学研究中心(CNRS)位于格伦诺铂的神经与心理学实验室(Laboratoire de Psychologie)里。
AKP 不赞成去专科诊所的建议,因为他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去过那里了,尽管他真的从来没有去过。在第一次被介绍给莫林的时候,AKP 甚至说,可以说出他们以前见面的一些具体细节。
AKP讲述道,有一天在公园,当医护人员开始摇晃他的肩膀时,他对野餐毯和麦田的假想就消失了。“尽管我的记忆是幻觉,但我仍然觉得它们和自己的真实记忆具有一样的效力”。
莫林把这看作是一种“记忆幻觉”,在某种程度上说,记忆幻觉中,一个幻想的场景会被灌注现实的感觉。
莫林说,“既视感是由一种熟悉感引起的,而不是仅仅有个物件唤起了着你‘曾经’的感觉。一些有着先验性的事物出现在你脑海里,使它看起来像一种真实的回忆”。
莫林的其他病人也表现出了研究认知科学家所谓的“病态”倾向,要么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状况,要么缺乏从幻想中直接分辨记忆的能力。
莫林说:“我曾经和一位女患者交流,她说自己的‘既视感’非常强烈,最后导致她的幻觉就像记忆一样。她产生的有些幻觉非常奇妙,她记得自己曾经有过直升机飞行的经历。这些‘记忆’真假难辨,因为她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来研究这些事是否发生过”。
在第一次与 AKP 接触后,莫林开始对“既视感”的成因和主观感觉如何影响记忆的过程产生了兴趣。他发现,很少有专业的文献描述“既视感”的成因。
于是,莫林和他在利兹大学心理科学研究协会,语言记忆研究所的同事们开始研究癫痫和其他深刻的记忆缺陷的患者,以得出健康的大脑中幻觉记忆的成因,以及“既视感”对意识的运作通常意味着什么。
但是他们面临着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既视感”的经历是瞬时又短暂的,因此在临床条件下重现幻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们当时所面临的课题,就像试图在瓶子里捕捉闪电。
几个世纪来科学家们也一直在试图解释是什么让人有 déjà vu 以及为何会有这种感觉。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901 年出版的《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是弗洛伊德有关探索人本性最著名的作品,但本书也同样讨论了“回忆“这一过程中的其他缺陷。
这本书记录了一位女性患者的记忆幻觉经历:第一次走进一位朋友家时,这位女士感觉自己以前就曾去过,并声称在自己穿过房间之前,已经知道了每一扇房门背后的景象。
弗洛伊德的病人在这次穿梭房间时所经历的事情,现在会被描述为“似曾造访感”(Dejavisite),或者“已经去过”。
弗洛伊德将他的病人“似曾造访感”比作一种被压抑的幻想的表现,当这位女患者遇到与某种无意识的欲望表露相似的状况时,这种幻觉才得以出现。
也有科学家认为,似曾相识感可能是因为大脑的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线路出现了某种故障。也就是说,新信息可能跳过了大脑的正常信息储存机制,直接进入了长时记忆。因此,我们会感觉眼前事物曾经发生过。
似曾相识感也有可能来源于顶叶皮层。顶叶皮层会使人们感受到熟悉感。在其它记忆相关大脑区域没有被触发的情况下,它可能莫名其妙被激活了。
16年,心理学家 Akira O'Connor 的研究表明,似曾相识感可能是因为大脑在检查记忆。他招募了 21 个人,进行了一项诱导错误记忆的常见实验,同时扫描他们的大脑。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为志愿者提供一串串彼此相关的词汇,例如“bed、night、snooze、nap”(床、夜晚、小睡、打盹)。
就这个例子而言,当他们询问被试是否听到过“sleep”(睡觉)这个单词时,他们能够清晰地记得自己并没有听到过,但却感觉这个单词很熟悉。
研究人员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如海马体)会被激活。结果不然,和制定决策相关的区域反倒很活跃。
O'Connor 认为,大脑额区会粗略检查记忆,如果发现自己认为体验过的经历和真实经历不匹配,则会发送出信号。
他认为,和记忆矛盾有关的大脑区域推动了似曾相识感。似曾相识感可能不是一种错误,而是在防止错误,这就合理多了。
最近,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认知心理学家 Anne Cleary在她新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她认为“既视感”是由一个人对未来的强烈预测感所致,而这种感觉其实并不准确。
她认为,对于那些经历“既视感”的人来说,他们说这地方他之前来过,但是他之所以能说出下一个门后面是什么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的猜测,而并非真实经历过这个场景。
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Cleary 让 298 人参加了测试。Cleary 团队选择了一个名为The Sims的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布置主题不同的场景,比如花园、水族馆和垃圾场等等。
受试者被要求观看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一系列场景,每个场景都是女性的声音在播报,比如现在已经到了花园场景,花园场景里面的细节等信息。
看过视频之后,受试者要接受测试,测试形式同样是观看那个游戏的视频,不过这次里面的场景有所改变,其中的一半场景与上次看的相同,而另一半有所修改。
在受试者观看的过程中,研究员会时不时打断他们,并询问是否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受试者表示出现了这种感觉。但是,当问到被修改过的某个场景里面的具体细节的时候,受试者的答案却并不准确。
由此,Cleary 团队得出结论,其实“既视感”只是人们心理产生的一种强烈的预测未来的愿望,这种感觉并不准确。Cleary 和她的团队将跟进实验,来进一步验证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