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资本的目光即将被区块链蚕食殆尽时,作为上一辈风口的“知识经济”市场,却被媒体稍显冷落——其实就在最近,它正悄悄拓宽着自己的边界。
这要从“得到”的付费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说起。3月1日,这门课第一季正式落幕——如无意外,几年后当媒体梳理这一波知识浪潮时,这间所谓“全世界最大经济学课堂”的诞生将成为里程碑事件。
原因之一,无疑是数字的惹眼。订阅数超过24万,单价199元,销售额超过4800万,按平台和主讲人对半分原则,薛兆丰今年收入颇丰。
当然,人红是非多,面对这张成绩单,学术圈不会轻易道一声恭喜。也在最近,经济学家汪丁丁和薛兆丰的论战就颇受圈内关注,汪丁丁在《为什么付费买到的只能是三流知识》中直言:一流知识不可能通过付费成为大众化商品。
这种永远正确的质疑,已有些老生常谈。关于“碎片化学习”乃至整个“知识经济”的价值,几乎吵了一整年,一篇《罗振宇的骗局》的刷屏文章,也曾让不少“得到”用户感到困惑:我就把它当成一个学习工具,怎么就是“被骗”了呢?
是否“被骗”,因人而异,取决于你对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最终期许,争端之外易被忽视的是:知识服务领域一条真正广阔的跑道,正在慢慢浮现。
就在最近,薛兆丰专栏里办了个活动,华为,腾讯,滴滴,A.O.史密斯,联想和自如6家公司,为《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专栏用户定制了一个面试直通车的机会,有24位专栏用户将获得这些企业的直接面试资格(根据留言被精选次数,毕业小论文被点赞次数,红包分享被读人数等数据),无需经过简历筛选,初试和复试等环节。
这是个不起眼的新闻,背后逻辑却令人欣喜,它至少证明了一件事:付费产品上的学习成果,在局部形成了某种共识,进而成为一种“确定性”的社会认证渠道。
而这也意味着,“得到”正试图从一家纯内容公司(盈利方式就是卖课),向线下拓展,完成整个交付流程的闭环——如果说过去他们是帮助用户完成“人格跃迁”的工具,满足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期待,那么未来它希望这些“更好的自己”得到现实回馈。
根据官方透露,“得到”目前有大概1700万用户,罗振宇曾在一次内部例会上表示:“我们最为宝贵的资产是用户。‘得到’有今天其实就干对了一件事——不断让用户觉得我们挺牛X的。我们应该像维护一个城邦一样(维护现有用户)……我们决定今后所有的营销费用,广告费用,市场费用全部用于服务好我们现在的用户,让现在的用户觉得我们挺牛的就够了。”
不过考虑到罗本人的“招黑”体质,你可以想象,反对者很容易将其解释为他正在从贩卖“焦虑感”改为贩卖“优越感”……
我倒觉得,优越感没什么不好,何况当它可以转换成“大学毕业证”那种真实世界的通行证,也将变得更具说服力。
当然,通过线上学习寻求认证,搭建企业的招聘桥梁,这在“知识付费”浪潮来临前就已存在,比如曾被《时代》封面称为改变大学的MOOC,截至2017年底,MOOC已经发展到包含9400门课程和500多种证书,在今天,付费认证证书也被几大 MOOC 平台视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但遗憾的是,就像MOOC上一些很棒的课程并未获得薛兆丰专栏那样的影响力,这些认证证书也并未达成更大范围的共识。很大原因是,MOOC只是传统教育的一次线上迁徙,没有拿起移动互联网这个最新技术工具,而服务意识的缺失,也阻碍了普通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相反,“得到”选择将知识重新拆解和分装,用最低成本推至普通用户面前——用罗振宇话说就是,“用最新的技术,将过去人类所有知识再重新生产一遍。”
那么,“得到”正试图搭建的价值闭环,能否最终成型?祝他们好运,因为这条路一旦通了,各种基于信任的商业合作,或许会极大拓宽这一轮“知识经济”的边界。
李北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