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增长走势下寻机会,村镇、四五线城市汽车市场有可为

2017年几无增长的国内汽车市场表现让业内被一股悲观且理性的情绪所环绕;悲观在于后市不再有高增长预期,理性在于被迫承认经多年增长后市场要回归缓增长。去年底,中汽协给出了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增速为3%,依然较低,为业内认同。不过,尽管市场已步入微增长阶段,寻找市场增量始终是车企及业内人士需要思考的话题。那么,在市场增长预期不够理想的背景下,2018年新的市场机会又在哪里呢?

是备受关注的新能源市场,还是吸引众多资本参与的汽车智能化领域?显然,这二者当前均处于成长初期,带动整体市场增量的力度几乎可忽略。回顾刚过去的春节经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或值得讨论,那即是深度挖掘区域市场,比如村镇、四五线城市市场,或能有收获。

村镇市场正迎来汽车消费的爆发期,中低端汽车市场机会大。

在笔者的记忆中,村镇市场消费大宗物品的跟风特点往往较明显。比如,早些年结婚流行的大宗消费品是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随后变为大彩电、“三金”(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摩托车、楼房。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跟风消费观念曾明显促长了自行车、摩托车企业的高速增长。事到如今,这种跟风的消费观念将促长汽车市场的增长。

除了有套房,娶媳妇还要买辆车。笔者的堂弟相亲三年终于碰到两相中意的对象,但女方家长的要求就是要有房有车。为成全一桩难得的美事,车自然就得买了。有人问,不是还有一些村镇中娶媳妇的没买车吗?当然,但随着村镇收入增加,能完全买得起或踮踮脚能买得起车的村镇家庭越来越多,何况车贷也进一步拉低了购车的门槛。

那什么样的车才是村镇家庭普遍中意的车型呢?据笔者观察,10万元及以下价格车型是主流。目前,在这个价格区间的车型既有合资紧凑型轿车、合资小型SUV,还有中国品牌紧凑型与小型轿车、中国品牌紧凑型与小型SUV、中国品牌中型与小型MPV。选择面较广,至于品牌偏好,当然是合资品牌更受青睐,但迫于购车预算,中国品牌车型也是解决有无车的理想选择。

在外/在家工作或做生意挣了钱,买辆车回家有面子。早先没赶上娶媳妇要买车的一代人,也有不少在外/在家工作或做生意,多年打拼下,有人要买房,也有人要买车。春节期间,笔者亲耳听到家乡的人评论同乡,“XX肯定混得不好,这么多年在外连个车都没开回来”。事实上,许多出于攀比心理的村镇消费者也因此成为了车主。

相较于买车娶媳妇的群体,这一代人买车会更注重品牌,价格预算的范围要更广一些,往上可达到15-20万元。当然,他们的车不一定是在家乡购买的了。

事实上,除了需求驱动村镇汽车消费迎来爆发期外,当前村镇的道路环境普遍向好,日常出行也不会太远;且较之城市而言,车主泊车也基本不是问题,门前泊车绰绰有余。这些特点意味着村镇车主的养车费用较城市车主要低一些,也是促进村镇消费者开始流行购车的原因之一。

四五线城市市场进入消费升级时期,中高端品牌、豪华品牌迎来增长机会。

关于消费升级的话题,其实在一二线城市市场已是陈词滥调,但在春节期间的见闻让笔者惊讶地意识到,消费升级风已然开始席卷到四五线城市市场。笔者的一位亲戚此前购买了一辆名图,开了两年有余,考虑到春节即来,遂以车贷的方式换购了一辆售价30万元左右的奔驰C级。

此外,笔者在该城市的一处商场内,也发现奔驰C级展车;要知道三年前,此处的展车也不过是三菱劲炫。不仅如此,笔者在4S店聚集的新城区,也赫然发现了奔驰、宝马在建的4S店。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是因为国内消费水平的整体提升所致。另外,加上此前的独生子女人口政策让如今的年轻一代在双方家庭的支持下能实现汽车的消费升级。

春节是全民大联欢,也是一个社会百态的秀场,更是观察消费形态转变的绝好时机。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将大概率持续微增长走势,但如上述所言,在村镇、四五线城市等区域市场或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