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消寒图的由来以及演变

九九消寒图,中国岁时风俗。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在冬至中国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从明代开始,出现了一种“九九消寒图”,以便一天一天数过这八十一天,表达一种迎春的殷殷心意。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的一项传统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

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

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兴起原因

农业生产需要之举。古代由于受科技发展的限制,没有为农业生产的专业气象服务,因之人们通过记载冬九九当中阴、晴、雨、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用来印验谚语,预卜来年丰歉。寓教于乐之举。通过可对幼童进行识字、写字和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的启蒙教育。

娱乐消遣之举。画九、写九实为高雅的文字游戏,在文化娱乐生活相对比较贫乏的古代,和灯谜、酒令、对联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画九、写九,便自然而然成为文人墨客、富足之家的一种雅兴娱乐消遣之举。

熬寒无奈之举。在日历远未普及的年代,千里冰封、寒风凛冽的冬天也是穷苦百姓最难熬的日子,画九、写九也透露了冬闲中最广大百姓熬冬盼春的几分无奈。


九九歌— (清)王之瀚

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资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三川草木五装成。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室家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三九严寒春结冰,罢钓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且喜床头樽不空。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凛冽起新晴,朱褐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足行。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佳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六九上苑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七九之数六十三,堤边杨柳欲含烟,红梅几点传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绿色含烟蒙,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当时私塾的老夫子,每到这个时期,也要教学童背诵《九九消寒歌谣》:

头九冬至一阳升,王祥解衣卧寒冰;孝心感动良鱼献,取到家中奉母亲。

二九雪花飞满天,寻梅冻死孟浩然;韩愈追封昌黎县,雪拥拦关马不前。

三九天寒冷清清,唐僧西天去取经;行者沙僧猪八戒,师徒四人往前行。

四九边防说东阳,残唐五代动刀枪;朱文三世金銮殿,五龙二虎擒延璋。

五九原来是大寒,昭君娘娘贺造番;琵琶挂在马鞍上,声声哭到燕门关。

六九头上是立春,赤壁鏖兵用火焚;诸葛三气周瑜死,烧死曹操百万兵。

七九河开水长流,宋王天子五台游;仁美计害杨家死,七郎八虎闯幽州。

八九雁南往北飞,正遇孔子哭彦回;七十二贤同学道,徒众三千谁不知。

九九数尽春风浓,家家犁牛遍地耕;五谷杂粮都要种,风调雨顺享太平。

这首《九九消寒图》诗,就是清朝道光年间山东潍坊一位名叫王之瀚的文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写就的。这九首绝句分别写在八十一格的“八卦爻象图”内;它不仅介绍了节段的气候特点,还叙述了民情风俗及农事活动。被世人称之为农村的“数九科教诗”。

尽管如此,《九九消寒图》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和文化遗产,还是有其保留和存在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近些年,从政府到民间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河北省武强民间艺术研究中心不断挖掘传统民间艺术,使发轫宋元时期,盛于明清之际富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武强年画,独树一帜,在其所推出的年画中有一幅“九九消寒图”。除画面布局协调、均称的“六子争头”

游戏图外,左右底部空白处填满了十二属相和吉祥物,上面印刷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九九歌。令人赏画之余,浮想联翩,充满农家生活的情趣。北京民俗博物馆以挖掘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为办馆宗旨和历史使命。每年冬季在馆内悬挂《九九消寒图》,游人纷纷驻足图前,感受着传统民俗文化《九九消寒图》带来的乐趣。在北京南池子危旧房改造中,城建部门也着意在街心花园的石桌刻上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再现了老北京填写《九九消寒图》的民俗遗风,传承着这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

九九消寒图不仅仅是一项冬季的民俗,同时也是一份简单的气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