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机智,首先表现为对世事变化的预见性和判断力,还表现在她对未来坚强的信心和身处逆境时的平和安详心态。
她始终以强者姿态主导人生,灵活机智地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她身处乖舛艰危的处境中,这种能力有更充分的体现。杨绛对待生活表现出来的机智,是她对于社会和世事的深刻洞悉和体察,是对历史和现实有深远思虑后的自信和坦然。
她如同一个阅尽世事的老人,站在云端回顾着过去,注目着现实,一切似乎都在她机智的眼光里消沉。幽默,是杨绛在苦难中分泌出的成分。她是用轻松幽默滤去历史的沉重,用喜剧性的场景表现了自己对厄运的洒脱。她叙事性散文渗入幽默,便平空添了几分灵动之气。因而使静穆严肃的语言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有动,动还是静。
杨绛的这种审美选择,是由于现实生活对她的启示,经年历月,如涓涓细水,渗入她的灵魂深处,在她的笔下汨汨流出,荡涤人心,滋润肺腑,给读者以新的审美空间与更大的心灵自由。
总的来说,机智和幽默,既体现了杨绛融合中西方文学所拥有的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修养,也体现了她对人生厄运的超脱与达观,对人的生命尊重,对真情的尊重,以及对高雅情调和美好人性的追求。沃尔波尔说:“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转引佴荣本《关于喜剧美学》)
显而易见,杨绛是理智的。她曾多次引述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的一首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诗作为杨绛的座右铭,诗中的“不争”、“不屑”、“爱大自然”、“艺术”,这是说明了杨绛一生的情志和追求。
在杨绛文学创作中,她的散文作品不多,散文中所记叙的那个年代也离我们远去,但这并不影响许多读者对其作品的青睐。如果说读者们被杨绛笔下人物打动了是一种散文艺术的审美感召,那末唤醒人间情怀则是杨绛散文给读者的一种生命启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