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远足即将到来,不知道那天会是什么天气。请问,你是哪种人呢?“我出门一定是晴天”、“我出门一定是雨天”、“以上皆非”?
A:因人而异(正确答案是3)
我都说自己是“雨男”,因为,翻开学生时代的相簿会发现,我去旅行时多半会遇到下雨。当然,就算我没去,那些地方那天应该本来就是会下雨。所谓“雨男”的说法不过是迷信。
血型占卜有同感 大脑重视与假设一致的事
不过,大脑的判断有点复杂,它会特别重视跟我们的假设或信念一致的事例。比方说,很多人看血型占卜或动物占卜时,会莫名地深有同感,认为:“对耶,对耶,我就是这样”,这也是出于此效应。这种效应若扩大至整个社会,就会产生各种迷信。
结果,人会只看符合自己想法的部分,只要与信念一致,我们就会更相信。相反地,与信念不同时,我们会觉得那是例外而忽视。像是以下这些刻板印象(不论哪个都不正确):乡下人比较亲切、满月的夜晚,出生率比较高、在黑暗中看书,眼睛会变差。
大脑先入为主的习性 当心总在贴标签
社会的一般共识很难修正,但我们不可忽视大脑这种以先入为主观看世界的习性,因为如果发展成将人事物区分类型、贴标签的状况,如:“B型人就是这样!”、“女人果然就是怎么样”、“反正黑人就是如何如何”,就会产生偏见与歧视。这种大脑习性,甚至也会在警察办案及处理证据,或是学者做实验等专业领域中,造成问题。
网络上虽然有各种资讯和意见,但事实上,我们会倾向去读跟自己信念一致的内容。再者,在社群网站上,我们也会加入跟自己同类型的人,所以在此机制下,本来就比较容易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且,近来网络浏览器还会依据使用者过去浏览的页面,自动将使用者感兴趣的网站排序提前,以至于更助长个人确认其信念。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人们都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理论或假设的证据,对于不能支持自己理论或假设的证据,则会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