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刘邦汉武帝为何都信奉阴阳五行学说?沿袭千年后却被推翻

诸子百家之中,有一家相当有地位,却被当今的学者们所忽视。其实这种忽视,应该是刻意而为之。因为这种学说似乎与现在的唯物主义思想格格不入,甚至与封建迷信相挂钩,不符合现在文化的主旋律。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创始人是齐国人邹衍,阴阳家的学问被称为“阴阳说”,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道家思想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阴阳家把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阴阳家的学问“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

  阴阳家的学说,在后世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政治、数学、医学、卜巫、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成为一套公式,天地万物变化规律无出其左右。现在,在民间似乎只有中医和算命的才会学习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在当时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能够推算社会发展变化规律,达到未卜先知的目的。邹衍以此作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

  《吕氏春秋·应同》讲得比较详细具体:“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火德之后应该是水德,秦始皇嬴政就自称秦朝为水德,利用阴阳家的五德循环理论来证明自己执政的合理性,结果秦朝并没有大治,撑了十五年就灭亡了。后人利用短命的秦朝来诟病五行学说,其实有失公允。秦朝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中国,不能说其无德。秦水德是秦王室以黄帝为自己祖先所推导得到的德行。其推导过程是这样的:黄帝土德→少昊木德→颛顼金德→帝喾火德→帝尧水德→帝舜土德→夏禹木德→商汤金德→周文王火德→秦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朝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的。

  后来刘邦暴力革命推反了秦朝,按照秦王室这个公式,汉朝应该是土德才对,但是刘邦却自称黑帝,乃水德,所以制度服色依然沿袭前朝。因此汉初可以说是水德的延续。到了汉武帝时,一些砖家叫兽吃饱撑的没事干,提出汉朝应该是土德,原因就是刘邦推反秦朝,是为土克水,大汉就应该是土德。汉武帝被他们吵吵的头疼,好吧,土德就土德吧!影帝王莽欺世盗名,最终窃取大汉的江山,于是便忙着给自己的王朝“立德”,王莽觉得自己“厚德载物”,应该符合土德,加之自己不是“篡位”,而是受汉室的“禅位”,所以是受生,而不是相克,那么自己的土德,必定要受生于火德才对,于是乎编撰出“明汉刘火德尽,而传于新室也。”汉朝又被无缘无故栽出来一个火德,一个朝代有水土火三德,也是无可奈何。

  秦始皇利用五行学说所做的公式化推演,其实未必符合阴阳家五行学说的哲学理论,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的更替,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但却不会是那么机械化的公式。秦汉直至宋辽金时代,五德终始说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故自秦推五胜,以水德自名,由汉以来,有国者未始不由于此说”。但宋金以后,沿袭千余年的五运说最终被逐出儒家政治文化的主流而趋于消亡。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