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燃烧了17天的平昌冬奥会主火炬渐渐熄灭,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了。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的高科技演出让世界惊艳!
那么,“北京8分钟”到底有多高科技呢?世界上最大却又最轻的熊猫木偶、可以与人共舞的机器人……这些在“北京8分钟”表演上展示的新技术,其中蕴涵着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世界最大熊猫木偶
熊猫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形象符号,是文化的使者。表演中,两只贯穿全程的“滑冰熊猫”木偶让人印象深刻。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
据说,大熊猫的制作也是费尽了一番心血,怎么回事呢?
闭幕式上,因为演员要穿着目前国内最大尺寸的熊猫木偶进行轮滑表演,所以重量需要严格控制。制作团队也是通过不断地尝试新材料,才把熊猫的体重降了下来。
为了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制作团队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不断改良和创新。选材上先后尝试了人造纸藤、天然白藤、竹篾条、铝合金丝、碳纤维条、PVC仿真藤条等多种材料,反复对比,进行了上百次测试,最终确定了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相结合,再配合上LED灯的制作工艺,最后才有了我们看到的大熊猫效果。
最终版的熊猫道具,高2米35,却仅重20斤左右,比初版轻了几十斤!
新一代机器人
还记得这8分钟里与人共舞的机器人吗?机器人与轮滑舞者互动,携手从平昌穿越到了2022年的北京。机器人灵活的舞蹈动作,让观众惊叹。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
那么,机器人又使用了什么样的高科技,以及做了哪些创新呢?
机器人研发团队表示,这是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第一次在国际赛事上表演高难度舞蹈动作,机器人不但要完成自己的动作编排,更要与演员、地面投影进行联动表演,这实现了技术领域升级与创新。
此次表演在技术方面实现了两点突破:首先是机器人导航更加精准了,从机器人控制的角度来讲,演员和机器人之间有着频繁的穿梭互动,场地内的灯光干扰多,这就要求机器人要看得远、看得清,同时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回应。其次,相比常用的工业机器人,此次的‘演员’机器人动作更加复杂灵活,包括完成行进中旋转、摆动,配合演员做出花哨动作等。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
细到微米、冰雪般的“冰屏”
大家还看到机器人身上装载的大屏幕,使这段表演十分炫酷,移动的机器人,流动的画面形成多样的层次和递进式的现场效果。为了体现冰雪主题,这些屏幕也使用了新技术,让它们看起来像是用冰雪制成的“冰屏”。
“冰屏”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屏幕上要的效果是雪花洁白、冰花透明。这对LED显示屏技术来说是前所未有的难度。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
按照导演团队的要求,单屏幕尺寸达到1.5米的跨度,两块屏长3米,如果中间没有支柱,很难稳定。此外,LED屏越长,颜色的一致性就越差,到后面灯的颜色就不一样了。
为了参与8分钟演出,团队进行了专门的技术攻关,不仅生产出了规格更高、工艺更完善的产品,也同步实现了工艺的升级。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
为了保证屏幕可以抗风扛冻,所有屏幕都经过了风洞和冷库测试,达到了能承受每秒15米的风速要求。北京8分钟表演所提出的技术要求,也推进了这个显示屏技术的革新。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
智能发热服
“北京8分钟”的展示是在韩国当地时间晚上9点15分进行,当时现场气温已降到-3℃左右。为了做好演员的防寒保暖工作,主创团队采用了智能发热服饰,来确保演员在穿着较薄的演出服时不会被冻伤,而且可以保证动作足够舒展。
那么这种演出服又是用什么做的呢?其中使用了哪些高科技?
其实,这种演出服是用石墨烯做的,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利用石墨烯的特性,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了超薄透明的石墨烯电热薄膜技术,用于智能装备制造,并在国外申请了专利。
主创团队曾在模拟-20℃的情况下进行真人实验,以确保调试的可靠性。“在发热效果符合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材料的安全性、电池的续航能力和服饰的舒适度。”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
低温条件下,需要御寒的不止是演员,还有现场所有的演出设备。为了让演出主体“冰屏”和移动机器人在平昌能够顺利运行,主创团队特意对设备进行了扛寒、扛风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不断优化设备性能,保证其在低温、大风环境下的稳定性。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
当然,精彩的“北京8分钟”,背后除了炫酷的高科技,更是凝聚着演员和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付出。
72名演员,87天封闭训练,204人的导演和保障团队,12辆大货车运载的设备……只为了“北京8分钟”能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绽放光芒。
让我们一起为“北京8分钟”背后的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点赞吧。
本文综合自新华社、新京报等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