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是出家为僧了吗?

南京中山门外的明孝陵,立着一块神功圣德碑,是永乐十一年(1413年)九月朱棣以“孝子嗣皇帝”的名义,给他父亲立的一块神道碑。

碑文最后,开列着太祖诸子及孙的名讳,倒没有将建文帝朱允炆一笔抹杀,在“孙”一辈题名里,头一位就是“建文君允炆”,其次为皇太子朱高炽。在《明太祖实录》里,朱允炆也被称作建文君,这三个字是永乐朝官方认可的称谓法。

朱棣粉饰历史

到明代中后期,皇室的这段恩怨已为古迹,正德、万历、崇祯年间,不断有臣子请追上建文帝、皇后尊号及庙谥。但朝廷的态度并不积极,只是循例下礼部议,而不管议的结果如何,事情总是不了了之。

终明之世,朱允炆都只是建文君。直到南明弘光朝时,明朝快完蛋了,才补上庙谥,称“惠宗让皇帝”,小马皇后随其夫,称“让皇后”。

明中期以后,建文帝“逊国”的传说愈演愈烈。此说谓建文帝见大势已去,就主动逃走了,人称“逊国”。

建文朝留下来的史料极少,尤其是第一手的原始材料。朱棣即位后,将建文时廷臣所上奏疏千余通,发给阁臣解缙等人,令其编阅,只保留兵农钱谷等政事的内容,而将对燕王态度不客气,言语有“干犯”的,一切皆焚毁。

经过一番严密的文网过滤和筛除,现在所能见到的洪武末至建文朝的史料,不仅相当缺乏,而且多是胜利者的一面之词,许多根本就是诬词。

建文帝“为僧遁去”?

在正德、嘉靖年间,也就是靖难之役过去100年后,许多关于“革除遗事”的私人撰述累累而出,其中不乏传奇故事。如称刘伯温营建南京宫城时,察其风水不利,殿基不稳,将来难免要迁都。

明朝原都南京,朱棣始迁北京,刘伯温的话里已暗含了对靖难之役的预言。

在民间谶纬书《烧饼歌》里,朱元璋也令刘伯温说说后事,刘老先生滔滔不绝,竟然把未来500年的大事全提溜了出来。

比如靖难之役,他道:“文星高拱日防西”,说京城当防。朱元璋怪道:“朕今都城竹坚守密,何防之有?”刘道:“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燕子指燕王,燕子飞来,即燕师之来袭也。  

后来,靖难之师来了。建文帝打开小箱一看,里面藏着一件袈裟、一份度牒,还有一把剃刀,不禁叹道:“此伯温教我也。”遂披剃遁去。

刘伯温早算出建文帝命里有此大劫,逃之不过,只求保命,于是留下僧服、僧人身份文件和剃头刀。建文帝逊国故事,大体都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

还有一说,称城破之时,蜀王秘密派兵来,将建文帝偷偷接走了(王鏊《王文恪公笔记》)。蜀王未必有此胆量,也未必有此能力。但为什么单推出蜀王来呢?

因为皇十一子蜀王朱椿素有贤名,是诸王中少有的贤王,朱元璋称他为“蜀秀才”,所以人们把这个美誉献给他。然而事情却是子虚乌有。

入蜀说只是“逊国传说”中的一根小分枝,因为太难以置信,所以影响不大。在传说中,建文帝去得最多的地方,是云南。

这是有根据的:一则云南在天日之南,天高皇帝远;一则云南是黔国公沐家镇守,沐家与耿炳文是姻亲,同情建文帝。故传说多把建文帝安排到云南去避难。

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人们又非常同情他,痛恨朱棣上台之后的暴政,所以还在永乐初年,就已有建文帝未死的传言,顶着东厂、锦衣卫的高压,倔强地冒了出来。

据《明史?姚广孝传》讲:朱棣刚入京,就有人对他讲,建文帝实“为僧遁去”,并且揭发了一位知情人,即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主录僧是代皇帝在寺庙修行的替身和尚),甚至有人说,建文帝就藏在溥洽那里。

这大约是建文帝“逃禅”的最早传说,建文既“为僧遁去”,自然令人怀疑他的主录僧溥洽。钱谦益《初学集》甚至说,建文帝出逃,就是溥洽替他剃度的。

朱棣将信将疑,因不便大搜寺庙,就借他事将溥洽抓起来严讯,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溥洽可苦了,一关就是17年。

其实,要说朱棣把溥洽关这么久,就是为了追查建文帝的下落,并不可信。朱棣对政敌绝不宽恕的性情,才是他久系溥洽的原因。

民间“复活”的建文帝

永乐朝的许多政事,也被人往建文帝身上附会,如明末人张岱《石匮书?胡濙列传》记:当时有传建文帝驾崩的,也有称他逊去的,旧臣多从之而去。朱棣疑心转重,便派胡濙“巡天下”,名义上是寻访张邋遢(张三丰),又称搜求异书,实为奉了密旨,遍行郡县,密察人心,并访问建文帝下落。

因为建文帝在云南的传言尤其多,所以胡濙在南方待的时间特别久。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还朝,适逢朱棣北巡,驻跸宣府(今河北宣化),胡濙星夜驰至行在。

朱棣已经就寝,但一听胡濙来了,急忙披衣起床,召之入见,赐座与语。而胡濙说:“不足虑也。”

同书还说,胡濙未复命之先,朱棣又听到“建文蹈海”而去的传闻,乃分遣内臣郑和等浮海下西洋。直到胡濙带回“不足虑”的确信,他才完全放下心来。

这故事活灵活现,恰似真事一般,并为《明史》采信。但从其所记来看不足为信。

胡濙在宣德、正统年间做了十几年的礼部尚书,北京地区这一时期现存的碑刻,有许多是他撰写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应酬文字。

从这些碑文看,此人好交际,且交游广泛,为人性格随和,是个老机灵,无论是佛还是道,他都好一口,标准的好好先生——这样一个人,显然不是密探的底子和材料,如果让他去访建文帝,人选首先就失败了。不过此人溺仙好道,让他去访张三丰,实至名归,访建文帝,应绝无之。

那么,永乐二十一年,他对朱棣说什么“不足虑”呢?他所“虑”者,非别人,皇太子朱高炽耳。朱棣对太子很不放心,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曾命赴南京出差的胡濙,密察在南京监国的太子行事如何。

胡濙是根老油条,自然不肯说皇太子的坏话。而皇太子知道他的秘密使命,也是防着他的。等到登基了还记得此事,于是点察御前机密文书,检出胡濙当年的密奏,却见上面说的尽是太子的好话,乃大为感激,胡濙也巩固了他在新朝的宠信地位。

明初的许多故事与史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纠缠在一起,令人莫衷一是,难以辨别。而建文帝可能没有死的消息,却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百姓饭后的谈资。

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时,有一个云南僧人自动站出来,说自己是建文帝。那时,朱棣死了快20年,时过境迁,此人想借此掇取一份天大的富贵。

但假货经不起验,到朝一问,破绽百出,如他说自己年已90余,但建文帝是洪武十年生人,当时不过64岁,相差太远。

经审问,才知此人真名杨行祥,河南钧州人,与他同谋的12人都是云南、广西一带的僧徒。此人不久死在狱中,同伙流放辽东为军。

此案说明,关于建文帝流亡的传说,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就是边防之地的山村野夫都是晓得的。

成化年间,仍有类似的假冒案发生。据梁亿《遵闻录》记载,成化某年,逃亡云南多年的建文帝已经是80多岁的老翁,不想再躲躲藏藏了,一天他跑到布政司衙门,称自己就是建文皇帝。

三司官员大惊,问他现身的目的,他说:“久在外,思归。”云南三司在同黔国公商量后,用囚车将此人送到北京。老头在路上还写了一首诗,其中有“流落天涯八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等句。

此老上京后,结局如何,该书没有交代。而《从亡随笔》一书,则明白写道,建文帝得获善终,被迎入大内奉养起来。

一般人多倾向于接受建文帝出亡说。如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建文帝“天位虽不终,但自保之智有足多者”。“自保之智”,是说建文帝善于躲猫猫,朱棣就是抓他不着。


(作者: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