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包黑炭”真的黑如炭吗?额头上还有一弯月牙儿?

中国民间关于包拯故事的颇为丰富,在通俗文学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包拯去世后,包拯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合同文字记》(《包待制智赚合同文字》)和《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是最早的宋人创作的包拯断案故事,《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虽不是包拯断案故事,但在篇末出现了包拯的名字:“直待包龙图相公做了府尹,这一班盗贼,方才惧怕。各散去讫,地方始得宁静。”但总的说,在流传下来的宋元话本中,包拯的故事并不多。


元代时,政治黑暗,人民期待清官,元杂曲里大量包公戏流传,保存下来的有完整剧本的清官断案戏有十六、七种,其中包拯断案的就有十一种之多,有无名氏的《陈州粜米》、《合同文字》、《神奴儿》、《盆儿鬼》,关汉卿的《蝴蝶梦》、《鲁斋郎》,郑廷玉的《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李行道的《灰阑记》,曾瑞卿的《留鞋记》,武汉臣的《生金阁》,还有一种是科白不全的《张千替杀妻》。

元杂曲中,包拯被塑造成半人半神、可以上天入地的判官形象。主持正义又无所不能的包拯,体现了人们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和期待。同时也是百姓对黑暗现实不满的一种心理幻想。


包公号称铁面无私,既然是铁面,那当然是黑的。传说中和艺术作品中包公的形象就是大黑脸,黑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包公有个外号叫“包黑炭”。除了黑以外,包公额上还有一弯月牙儿,据说是小时候放牛被牛踩的,这月牙同时也是他能穿梭平行空间去“夜断阴”的特异功能标志。

民间传说,包拯自幼父母双亡,由嫂子抚养成人。他自小聪慧异常,最终金榜题名开启了开挂人生。其实他父亲包令仪是太平兴国八年进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拯有兄弟三人,但两个哥哥都死得早,所以包拯根本用不着寄人篱下,更不可能去放牛,是标准的官宦子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至于包拯的肤色,正史里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家境不错的他,基本不太可能有黑炭一样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