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新诗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独特感受及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教学标准中,阅读教学新理念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加强学生对新诗的阅读体验,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诗是言志述情之作,诗人的思想倾向、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必然体现在诗歌作品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诗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在新诗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从对新诗的吟诵中感受诗中的意境美,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新诗教学中要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和形象思维。新诗语言极为简练,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在阅读、鉴赏新诗时,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和形象思维,让学生悟出诗人运用语言的良苦用心,养成提炼、推敲、加工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新诗语言的简练、结构的跳跃、修辞手法的运用,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想象和幻想空间”(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对新诗的鉴赏也是训练学生艺术想象和艺术再创造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教师在新诗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更新理念,提高新诗教学的水平。
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应当强调学生的“自学自得”,但是教师的引导或者说是点拨也必不可少。虽然说诗歌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决定了再高明的翻译也很难表达作者的心声,但是由于学生对诗文的总体认识还比较笼统、肤浅,导致随意性和散漫性。正因为这样,教师的适当引导点拨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比如闻一多的《死水》,学生在诵读之后不难理解到诗中“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特别是作者对这一沟“死水”的绝望。但是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绝望?而这“死水”到底又象征着什么?就学生当前的生活经历和理解水平来看,学生似乎很难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做个适当的点拨,必要的背景介绍是不可少的。接着就是点拨学生通过寻找意象来理解闻一多笔下的这一沟“死水”的象征意义所在。适当地点出重点的段落、重点的意象,然后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想象,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收获也就更大。
教师对新诗讲解要到位,领悟要透彻。当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少教师“肢解式”的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诗文的整体感悟,教师冷静客观的讲解使得课文变得索然无味,以致学生一直游离在诗文的表面,未能够深入到诗中去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更无法体会得到诗文的真正内涵。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不是教师一直在作“满堂灌”的讲解,而是把文章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感知文本,深入文本去感受诗人那种通过“木棉树”的自白所表达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暂新的爱情观。所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诗的分析和讲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有时候教师到位的讲解会使得学生茅塞顿开,柳暗花明,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再者,对于新诗的阅读与欣赏要靠个人的领悟,但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原则可以追寻的。比如从文本的表层意思入手,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含义上。比较好的新诗不是单纯地展示一下表层意象,它还暗示着什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深层次的意思挖掘出来。另外围绕一首诗,有时候还需要介绍诗人的生平、个性和生活环境。再就是牵涉到诗人使用的创作方法、修辞手段。“对诗的理解和再创造,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有些大致的原则是可循,但是具体到每首诗的解读,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读者自己去领悟,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再创造,而不应强求整齐划一”(李节《当前中学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访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对新诗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内涵。一首完美的诗,怎样才不会被肢解得面目全非,教师对新诗的透彻领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