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如何处理因降雨过多造成的水灾?

光绪十六年六月初五日,上以京师久雨,禾稼受伤,亲诣大高殿拈香祈晴。时应宫、昭显庙、宣仁庙、凝和庙,均派贝勒载濂、载漪,贝子奕谟,辅国公载泽,同日分诣拈香。十一日,再诣大高殿及宣仁庙拈香。六月初八日谕:“步军统领衙门奏,京城内外因雨后倒塌房屋、伤毙人口大概情形。所有现经查报之左右翼长及中营等处,伤毙之十六名口,著该衙门酌给赏恤。此外如有续行查出者,即照此次赏恤,一律奏明办理。”

十三日谕:“前因京师雨水过多,居民禾稼受伤,迭经谕令顺天府府尹等查明各属被水情形,迅速具奏。兹据潘祖荫等奏称:‘近畿一带东西南三隅,被灾最钜。现据宛平、固安、良乡、房山、通州、顺义等州县,及南路厅同知查报,所属地方,或田庐漂没,或全村被淹,伤毙人口甚多,业经分派委员,广延绅士,设法赈济,并拟添设粥厂,请拨银米’等语。小民猝遭水患,荡析离居,览奏殊深悯恻,著照所请。先在六门外酌添粥厂,并于孙河、定福庄、采育镇、黄村、庞各庄、卢沟桥六处,一律添设,加恩赏给京仓米一万五千石,即行分领煮散,以资急赈。著派志颜、李端遇、胡聘之、胡隆洵、景沣、徐承煜,分往孙河等六处稽查弹压,妥为监放。其各镇开厂所需经费银二千两,著户部照数拨给。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懿旨:‘畿辅水灾甚重,深宫轸念弥殷,著发去宫中节省内帑银五万两,作为赈抚之需。即著潘祖荫等,遴派妥员分投散放,以拯灾黎。钦此。’该府尹等务当仰体圣怀,认真办理,俾慈恩遍及穷檐,勿任吏胥侵克滋弊。其密云、怀来及未经呈报之各州县,并著迅即查勘覆奏。另片奏:‘东安、武清等处已派员携银前往办赈,右安、永定门外借用通惠河运米船只,并扎筏济渡’等语。即著督饬各员切实经理,勿令灾民失所。余著照所议办理。该部知道。”胡隆洵旋因病出缺,改派李鸿逵前往。

六月十九日谕:“前因天津等处被水成灾,业准李鸿章所请,拨银六万两,先就被水极重之区办理急抚。惟念此次雨水过多,灾区过广,饥民嗷嗷待哺,为日方长,尚恐不敷散放,加恩著将奉天运京粟米一万二千七百余石,并于本年江北河运漕米内截留三万六千石,拨给备赈。其随漕轻赍等项银两,并著查照成案,核解直隶,作为津贴运米之需。李鸿章务当遴委妥员,分别被灾轻重,核实散放,不准吏胥稍有弊混,用副朝廷轸念灾区有加无已至意。”


清廷京师近畿霪雨成灾,清廷的处理措施是:

在京师六门外增设粥厂;

命令调拨京师官仓米一万五千石煮粥赈济;

发放内帑五万两银子补充赈灾亟需;

调拨奉天运送进京的粟米、暂时截留江北漕运的米,以备天津赈灾之用。


农历七月,雨灾还在延续:

下发谕旨,责成李鸿章堵合永定河的决口;

发放内帑五万两白银、大钱五十万贯、米十万石,赈济顺天各属地的水患灾害;

下发谕旨,严惩赈灾过程中领取、发放款项时的侵冒剋扣;

分别调拨部库及海关银共计三十万两,以助济永定河工;

赈济湖北、广西、陕西、云南的水灾(看来,当时的久雨成灾,已经波及多地)。


农历八月,赈济工作还在持续:

再调拨京师官仓米十万石,以备顺天赈灾之需;

暂时截留漕运米五万石,调拨内库帑银十万两,以备山东赈灾之需;

因为顺天直隶的水患,下发谕旨:王公各府京旗庄田一并减租;

免除陕西、江西未缴交的赋税;

赈济陕西水灾、雹灾,云南水灾,台湾风灾。


农历九月,灾害渐弱,救赈继续:

赈济珲春、宁古塔的水潦灾害;

永定河决口合龙(工程历时两月有余);

赈济甘肃的雹灾;

调拨部帑及仓米于顺天,以备赈灾。


农历十月,赈灾还没有结束:

再次调拨京师官仓米五万石,以备顺天赈济之用;

免除奉天、直隶、山东、河南商贩的杂粮税捐。


到了本年的农历十一月,赈灾基本结束。

参考资料:《蕉廊脞录》吴庆坻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