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两个王朝命运的地方:沙丘(沙丘兵变与沙丘政变)

沙丘,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境内的古地名,在现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境内,为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驾崩的地方。另有,“沙丘之谋”与“沙丘之乱”也发生在此。


沙丘兵变(公元前295年)

公元前299年,雄才大略、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传位于少子赵惠文王,自号为“主父”,从此埋下了宫变的种子。惠文王四年(前295年),主父和惠文王离都城邯郸,到沙丘游览。长子公子章与惠文王争夺王位,兴兵围攻惠文王,不想爷爷公子成和大臣李兑竟发四邑之兵攻打公子章,赵章兵败,逃到赵主父所住的沙丘宫,主父因怜惜而庇护叛乱的公子章。公子成和李兑为解除后顾之忧,率兵包围沙丘宫,杀公子章。又担心事后主父追究二人杀公子章和兵围主父宫的罪过,遂“以围代诛”。主父被围在宫里,宫中本无存粮和饮水。公子成对主父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主父被逼不得不掏鸟窝吃雏鸟。最后,“一代英主”的赵武灵王竟在壮年时被活活饿死。公子成在确定主父死之后,才打开内宫为其收尸。并发讣告告知各诸侯。事后惠文王任命公子成为宰相,封号是安平君,任命李兑为司寇。至此沙丘兵变结束。


沙丘政变(公元前209年)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到东南一带去巡视。丞相李斯和秦始皇宠爱的第十八个儿子胡亥等一同前往。巡行的路线是:从咸阳出发,出武关,沿丹水、汉水流域到云梦,再沿长江东下直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南)。登会稽山,祭大禹,并刻石留念。始皇在归途中,来到平原津(今山东德州南)时患病,次年七月病重,迁移至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平台村南)宫颐养。随后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在病中勉强支撑写下玺书,赐公子扶苏,要他立刻赶回咸阳主持治丧葬礼。玺书写好后封存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署所,还没有来得及交给使者传送,始皇就死在沙丘平台。丞相李斯害怕国家发生变乱,于是严密封锁消息。赵高从小入作了宦官,深得始皇宠信,因为他精通狱法,被任命为中车文府令。始皇在世时曾让他教胡亥断案,因此他与胡亥交情很深。他曾经犯法,蒙恬之弟蒙毅依法判他死罪,后来被始皇赦免,从此,赵高就与蒙氏兄弟结仇。始皇死后,赵高乘机与胡亥、李斯密谋,擅自开启密封的玺书,篡改始皇遗令,另立胡亥为太子,而赐扶苏和蒙恬死。史称“沙丘政变”。扶苏见到假诏后自杀,蒙恬疑心有诈,不肯自杀,下狱后被迫服毒而死。此后,太子胡亥在咸阳袭位,这就是秦二世皇帝。

自秦之后,沙丘平台逐渐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