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当前的常见疾病,患者数量急剧增长,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选择有效的降糖药物,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稳定范围,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那么,各类降糖药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又应该根据什么进行选择呢?
一、口服降糖药的种类
1、双胍类
作用: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延缓糖在肠道内的吸收,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对胰岛素分泌无刺激作用,对正常人无降血糖作用,故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二甲双胍还可减少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几率;
适用人群:单纯饮食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
主要副作用:引起胃肠道反应。
2、磺脲类
作用: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属于胰岛素促泌剂;
适用人群:血糖较高但还有潜在胰岛素分泌能力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正常或体重减轻的病人;
主要副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低血糖。
3、噻唑烷二酮类(TZDs)
作用: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但若与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联合使用则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机率;
适用人群:各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主要副作用:体重增加、水肿。
4、格列奈类
作用: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可将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降低0.5%—1.5%,属于胰岛素促泌剂,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低于磺脲类药物;
主要副作用:低血糖、体重增加。
5、DPP-4 抑制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通过抑制DPP-4使内源性GLP-1的水平升高,从而减少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适用人群:经饮食和运动治疗2个月后疗效仍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较高的患者。
6、降糖中成药
特点:降糖作用有限,只能作为辅助治疗,作用平和,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且可防治慢性并发症。
二、口服降糖药的选择
1、按照糖尿病类型选药
对于1型糖尿病,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对于2型糖尿病,若患者存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处于尿毒症应激状态、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出现急性合并网膜病变、围孕产期等情况,则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其他情况可使用口服降糖药。
2、按照患者体型选药
如果患者体形偏胖,则首选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体形偏瘦,则选择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等。
3、按照高血糖类型选药
若患者只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空腹和餐前的血糖均不高,则选择糖苷酶抑制剂;若患者空腹、餐前的血糖水平较高,则选择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4、按照有无其他疾病选药
若患者还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则选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糖苷酶抑制剂;若患者患有胃肠道疾病,则不要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若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等肺通气不良的疾病,则慎用双胍类;如果患者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
5、按照患者年龄选药
若为老年患者或对低血糖耐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应使用降糖效果温和的药物;若患者为儿童,则只可使用二甲双胍。
再康网温馨提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血糖控制失败就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糖尿病需要进行积极地治疗,综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等五驾马车同步进行,目前降糖药物种类众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血糖药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