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很早就有了佩带假发的习惯,起初为上层社会女性的饰物,加于原有的头发上,令其更浓密,并能做出较为复杂的发髻。春秋时假发盛行,到了汉朝依据《周礼》制定了发型与发饰。三国时期妇女也常用假髻;北齐以后,假髻之形式向奇异化的方向发展,直到元朝时汉族妇女开始使用一种叫鬏髻的假髻。清朝出现的鬏髻样式依然很多,但中华民国成立后,发型转趋简便,少用假发、假髻。日本传统发型也经常加上假发梳式。
古代假发所作的髻。古称编,汉时称假髻。《周礼·天官·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注:“编,编列发为之,其遗象若今假紒矣。”《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汉魏以来,妇女发饰流行高髻,所谓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用的都是假髻。紒、髻、结,古字通用。汉代美女们追求时髦,爱“高大上”发型,“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高髻在当时也称为“大髻”,几乎都是由假发梳理出来的。汉代假发梳就的“高髻”的“高”的标准是汉尺一尺多,23厘米左右。西汉的假发,被称为‘剪牦蔮’。《续汉志》中记载:“太皇太后、皇太后以绦剪牦,蔮摘长一尺左右,一横簪之以安蔮。”——这里面至少透露出三个信息:一是汉代假发所使用的材料,二是当时假发的制作方法,三是当时宫廷贵族女性也热衷戴假发。东汉郑康成称当时的假发为“假紒”。
唐代女性也流行高髻。因为女性发型多变,假发髻得到普遍使用,人类毛发编成的假发供不应求,于是就采用木质、纸质的假发髻作为替代品,时人称为“义髻”。唐代郑处诲的《明皇杂录》记载:唐明皇的爱妃杨玉环喜欢着黄裙和戴假发髻。在安史之乱后,杨贵妃命丧马嵬坡,所以,当时有童谣唱道:“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既是对乱世的感叹,也是对统治者奢侈生活的讽刺,同时也说明了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女士为了美丽,是戴假发的。
明代方孝儒《送李宗鲁序》中有句话说:“发不足者,失髢则羞。”头发本来不多,一不小心,假发掉落了,当然是件很尴尬的事啊。但也说明了,当时戴假发是很普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