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战略竞争的重要手段,创新资源、创新要素也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我们进行自主创新,并不是要搞闭门创新,而是要在深度国际经济科技合作基础上,在更高水平上的开放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我国要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发扬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也必须走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何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

“创新”一词自20世纪初被熊彼特引入经济领域后,逐渐发展成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区域创新、国家创新”等一整套理论体系。而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而言,包括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类型。

在自主创新的三种类型中,原始创新是高级的创新,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但实现门槛高,是创新的制高点;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是以我为主的主动创新,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也能起到暂时的引领性,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是要摆脱单纯的引进和模仿,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更多进行原始创新,逐渐形成三种自主创新类型并存、互为补充和支撑的国家创新体系,最终达到以原始创新为核心引领的自主创新道路。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一脉相承

自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初,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从“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再到“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又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成为新发展理念之首。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楚表明,科技创新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发展一直是我们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批自主科技创新成果使我国自立于世界东方。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成为后来我国科技创新的基本遵循,也正是因为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了自主道路,使得我国在新时期又涌现出了“高铁”“大飞机”“天眼”“蛟龙”“量子通信”等一批世界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让我国科技发展和国家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上。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自主的创新实践,成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理论的实践源头。

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经济和技术的双重落后状态,我国依靠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技术上通过引进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迅速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最初采用二手技术到逐渐更多采用平行技术。

4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是巨大的,我国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二,科技从以跟跑为主到并跑和领跑并存。同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也面临新时代的新特点,需要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当前,我国经济规模“大而不强”,主要原因还是原始创新较少,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引领性还很弱,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制约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约束瓶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的:“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这是对新时代科技创新目标的深刻分析,也是中国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宣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之一,指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如何将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发挥好,切实增强科技对实体经济的数量贡献、质量贡献和效益贡献,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着力点。

第一,立足中国国情,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立足于国情,我们要继续推动国家发展,如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仍要依靠自主创新,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创新跨越发展。

第二,突出创新重点,实现关键核心突破。全面创新是方向,重点突破是关键。当前,科技创新重点在基础研究方面应突出前瞻性、原创性和引领性;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的技术,自主创新的天空将豁然开朗。

第三,加强协同合作,构建高效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学研深度融合。核心技术研发的最终结果,不应只是技术报告、科研论文、实验室样品,而应是市场产品、技术实力、产业实力。核心技术脱离了它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上下游不衔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场。因此,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要吹起“冲锋号”,还要吹响“集合号”。

第四,树立世界眼光,融入全球开放创新。当前,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战略竞争的重要手段,创新资源、创新要素也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我们进行自主创新,并不是要搞闭门创新,而是要在深度国际经济科技合作基础上,在更高水平上的开放创新。

来源:学习时报

来源:https://h5.scimall.net.cn/register?from=xh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