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女性视角下解读毕淑敏散文?

以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毕淑敏在散文里表达了她对人生的感悟,阐述了她的人生观、女性观,呈现出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其散文特点是,能巧妙地在文章中融入一些带着情感的东西。这种情感细腻、温柔、执着、一份不变的心,以及对人生的追求,能使你无聊时可以端起它一边喝一杯热腾腾的咖啡一边翻页,使你心烦意乱时让你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是在你悲伤难过时看看,找到自己的安慰。

实际上,毕淑敏的人生经历可不太一样:十六岁入伍到西藏阿里当兵十一年后回到北京,在从医二十年后开始小说创作。由于这个特殊的经历,使得她在写作时很多题材都是来源于自身经历。如《家是有生命的精灵》一文中写的是她在当医学生的时候,从教授的口头知道了“柳枝骨折”,知道了如果在深山里迷了路,顺着有柳枝的方向走就可以走出深山,然后把“柳枝骨折”这个道理讲给一位来向她哭诉的一位家庭虽已摇摇欲坠,但并非恩断义绝的女友听,让女友明白了“修补家庭是双方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方包办。裂了口子连缀起来的家,就像斧子最难劈入的树瘤,恰是当年树木折断后愈合的地方。”(毕淑敏《家是有生命的精灵》,《爱怕什么》)

在这里,她把她在医学院里学到的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让一位对自己家庭已不抱任何希望的女友再次看到了家庭的幸福。这既拯救了女友的家庭也让她的自我身份和价值在社会文化的整体框架和秩序中得到求证和确认。“由于工作的关系,常常旅行。一次,我应邀到国外访问,在规定的活动完结之后,主人很热情地让我挑出一个完全自由的项目,以便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我固执地认为,要真正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块土地,一处山水,你必得独自漫游。”(毕淑敏《家是有生命的精灵》,《爱怕什么》)

《旅行使我们谦虚》通过自己的外出旅行,向人们悟出了:要珍惜旅途,因为旅行是一种充满未知的魅力,激起人们不倦的向往。在《界限的定律》写的是她当年学医时,药理教授讲起某种新抗菌药的机理,让她想到了我们人与人之间及人的身体和心理都需要界限。因为如果人与人之间界限不清,就潜藏着冲突。清晰的界限象征着健康和尊严。《钻影》、《为身体投票》、《哦,我相信你》、《苍蝇向何处飞》等等一系列的散文篇目里面作者都是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当中挖掘出题材来,即在向我们回答了“我是谁”和 “我怎样做”的问题。

毕淑敏从北师大心理学博士毕业后,就心理学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笔法,针对当代中国人纷繁驿动的心,写下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心理散文。而这一系列的心理散文中的取材绝大部分是作者在读心理学时和自己开“心理咨询所”时所经历过的事情。如《紧张》、《我的五样》、《千头万绪是多少》、《爱情没有快译通》等名篇,都是她在北师大学习心理学时的题材。

她的这种学习经历,让她原有的思想再次得到了升华,因此当她拿出这样的一种题材内容又重新的放在心理咨询者或是朋友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身上时,只希望他们能像自己一样从这些轻松或是凝重的活动中得到些许启发和收获,希望他们能够摆脱以往的思想束缚,重新投入新的生活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