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种媒体上流传着裸睡的大量健康好处。其中很多并非研究得出的结论。而是有人的主管臆测。
卧室适度低温是保证良好睡眠的基础之一
与我国多数人的认识不同,睡眠期间卧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度低温有利于保证良好的睡眠。美国睡眠基金会推荐的卧室适宜温度是15~19℃。研究证据显示,现实生活中在使用毯子、棉被等情形下,年轻人在13~23°C 和3~17°C,老年人在9~20℃环境温度范围实时动态检测到的睡眠质量没有显着差异。
就是说,适度的低温不会影响睡眠质量。相反,有证据显示,环境高温更容易破坏睡眠。
这其中的道理,需要从睡眠期间生理变化说起。
睡眠的周期性
睡眠是最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为,具有典型的昼夜节律。同时,每天的睡眠又有其自身的周期。
目前,人类睡眠主要根据脑电图和其他生理指标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二阶段,身体逐渐放松,呼吸、心跳逐渐变慢,体温开始降低,意识与外界的联系逐步断开,但受到刺激容易转醒,又合称浅睡眠阶段。
第三阶段,心跳、呼吸、血压、体温和人体整个代谢都降到一天中最低的水平,意识几乎完全与外界断开,很难被唤醒。因此,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深度睡眠阶段。因为脑电图上表现为慢波为主,因此,又称慢波睡眠(SWS)阶段。
第四阶段,脑电图上表现为快波为主,眼球快速闪动(主要是左右移动)。因此,也称快速眼动(REM)睡眠。这个阶段很多生理指标突然活跃起来,心跳、呼吸、血压和体温骤然升高,男性阴茎会充血勃起。而且,我们的梦就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
研究发现,睡眠期间核心体温(生命活动相关主要脏器,比如脑、心脏、肺、肝脏所处内环境的温度)的变化不仅是一种表征,还与睡眠的发生和周期具有内在性联系。主要表现为,睡眠开始阶段逐渐降低,唤醒阶段反复增加。并且,只有当核心体温降低时,睡眠才容易发生,升高则难以入眠。
裸睡有助于入眠
我们知道,核心体温的降低,依赖于通过皮肤向环境热丢失(散热)的增加。这主要通过周围皮肤血管扩张,特别是具有丰富动静脉吻合的手足部位血管的扩张来实现。就是说,皮肤,特别是手足部位皮肤温度的升高散热加快是我们进入睡眠的必要条件。另外,这还能刺激脑褪黑素的分泌,帮助入眠。有研究证实,入睡前保持足部的温暖可以蒜段入睡潜伏期。
当环境温度较高,或者穿着不利于散热的衣服或棉被较厚时,单纯依靠皮肤血管扩张不足以散失足够热量,身体就会启动最高效散热途径——出汗来散热,这也就是我们在夜间特别是睡眠开始阶段容易出汗的原因。当然,民间常不明就里地称之为虚汗,可见所谓虚汗不过是身体感觉到热了需要增加散热的一种生理反应。
如果裸睡,可以为皮肤散热提供更有力的条件,自然可以有助于入眠。
裸睡有利于保证睡眠质量
在使用棉被等床上用品覆盖的情况下,即使卧室在相对低的温度(比如上文提到的3~19℃),人体与覆盖物之间也可以建立并维持一个理想的温度在32~34°C、相对湿度40~60%之间的睡眠微气候(我们通常说的被窝),就可以保证一个正常的睡眠。
相反,如果睡眠暴露在热的环境温度下,则会显著影响睡眠质量,表现在SWS减少,觉醒增加,失眠增加。
现在已经知道,SWS是睡眠的最为重要的阶段,不仅关系到从睡眠中获得的“休息”的质量,白天学习的“消化”和长期记忆形成主要在这个书面阶段完成。我们总在惊异于儿童超强学习记忆能力,现在认为主要是儿童期SWS睡眠阶段更长有关。
同样的,裸睡相比于穿着不利于散热的衣服而言,也就更有利于保障良好的睡眠质量。
但是,也有研究发现,老年人睡眠期间胸部皮肤温度的降低与睡眠效率指数下降相关。同时,老年人也间往往会频繁起夜,如果我是环境温度过低,裸睡对于老年人来说未必是最佳选择。
裸睡有利于改善代谢
裸睡有利于改善代谢,这主要是基于对棕色脂肪对于人体代谢作用的认识。
我们知道,人是恒温动物,正常生理活动要求核心体温维持在37℃左右的一个狭窄范围内波动。体温的维持是身体产热与散热平衡的结果。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身体丢失热量增加,为了维持核心体温的恒定,除了减少热量丢失,还需要增加热量产生。
热量的产生主要有两类三个主要途径:
一类是寒颤生热,这发生在严重低温或高热(下丘脑体温调定点显著上调)急需快速增加产热时。寒颤是人体最有效的产热方式,全身严重寒颤最大产热量可达平常5倍。
另一类是非寒颤产热。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甲状腺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来增加产热量,这种产热也称寒冷应激产热。
另一途径的产热,也是更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激活棕色脂肪来实现的。
哺乳动物的脂肪组织包括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两种。白色脂肪组织的功能主要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储能量,同时也是许多代谢相关激素的分泌器官。但是,白色脂肪组织过度堆积,就是通常说的肥胖,会引发代谢紊乱,引发炎症,与心血管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棕色脂肪组织可以直接将能量物质(主要是白色脂肪,最新发现也可以直接燃烧葡萄糖)直接转化成热量,主要是应对寒冷诱导的产热。
生理功能的差别反应在结构上表现在白色脂肪细胞是单一的、大的脂滴及少量线粒体构成;棕色脂肪细胞则包含分散的小脂肪滴和大量线粒体,尤其关键的是,棕色脂肪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独有的解偶联蛋白1(UCP1)。
UCP1独特的作用是可以使代谢产生的化学能不需要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的化学势能,而直接转化成热量而释放。因而,棕色脂肪组织被认为是动物高效产热器。
在一些冬眠动物、小型哺乳动物,以及人类新生儿等需要在静息状态下大量产热维持体温的动物,棕色脂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曾经认为成年人的棕色脂肪组织早已完全退化。但是,2007年的一项正电子发射式CT(PET)扫描研究意外发现,成年人肩胛部、后颈部等上身部位同样存在棕色脂肪组织。
据估计,一个成年人棕色脂肪组织仅有不足50克(低于体重0.1%),若最大程度激活却可以消耗20%的能量物质直接用于产生热量。
自然状态下激活棕色脂肪的主要因素包括寒冷和进食(即食物的产热效应),尤其是前者。研究发现,轻度低温就可以激活棕色脂肪产生热量。
201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受试者暴露在19℃的轻低温下,与24℃适温比较,热量产生增加5%,棕色脂肪组织激活增加10%。而且发现,这些代谢的增加不是体力活动的结果,而是主要发生在睡眠过程中。
2015年,棕色脂肪研究又获得重大进展,发现在白色脂肪细胞和棕色脂肪细胞之间存在一种UCP1阳性的中间脂肪细胞,结构上和功能上更近于棕色脂肪,同样可以在寒冷刺激下产热,被命名为米色脂肪。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白色脂肪细胞可以通过诱导,经米色脂肪细胞阶段转化成棕色脂肪细胞。
最近,一项最新研究还发现,棕色脂肪不仅燃烧脂肪还可以直接燃烧过量的葡萄糖直接产热。
总之,人处在寒冷环境下,哪怕是轻度低温环境,就可以激活棕色脂肪,直接燃烧白色脂肪和葡萄糖。这非常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代谢紊乱。因此,很多科学家一直看好,激活棕色脂肪是解决包括减肥、糖尿病、心脏病等健康问题未来的关键。
对于睡眠来说,在保持相对低温环境下,裸睡当然更有可能感受到环境的低温,激活棕色脂肪改善机体代谢。
因此,说裸睡可以更有利于减肥,预防糖尿病和心脏病,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作用是间接的,有限的。
流传中其他有关裸睡的其他好处
改善两性关系。据说,裸睡可以增加皮肤接触,促进“爱的激素”催产素的分泌,从而增加夫妻间亲密的纽带关系,促进性和谐。
有利于男性睾丸健康,改善精子质量。这个说法的理由跟不穿紧身内裤,睡觉不使用电热毯,不翘二郎腿一样,说裸睡可以降低阴囊温度,从而有利于男性睾丸健康,改善精子质量。
防止女性霉菌性阴道炎。这个说法的理由跟促进男性睾丸健康的理由基本相同,称女性裸睡可以降低阴道温度,改善局部空气流通,从而有利于抑制霉菌感染。
总体上,这些说法都缺乏证据支持,都属于想当然的“专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