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院士讲科学》,该书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总策划,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专家:毛二可,雷达、信息处理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在雷达、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有一个科学家,他在雷达系统及杂波抑制信号处理和雷达跟踪的信号处理方面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他就是中国工程院的毛二可院士。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毛院士的人生故事。
坚守雷达研究的“本行”
1956年,从北京工业学院(今天的北京理工大学)雷达专业毕业的毛二可,留校成为雷达实验室主任。这座实验室,便是今天雷达技术研究所(下文简称“雷达所”)的前身。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雷达所面临生存环境的两大改变。当时,军用雷达研究开始出现激烈的竞争,雷达所的传统研究方向,已经被研制雷达整机的科研机构所涉及;另一方面,应届高中毕业生开始热衷于报考就业好、收入高的通讯专业,而不愿意报考毕业后工作辛苦、收入不高的雷达专业,这直接影响到了雷达所的人才储备。随着集成电路等电子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计算机产业迅速起飞,一些雷达所的工作人员希望转变科研方向,着力研究经济效益更好的电子技术领域的课题。
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毛二可从中国国防事业的需求出发,力排众议,坚持研究所定位不变。不仅如此,雷达所也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对雷达部件的研究,而是也应该进入雷达整机研究领域。以后的实践表明,毛二可的预见完全正确。他带领团队研制新体制雷达,取得了多项自主创新成果。
着眼实战探索雷达整机
毛二可迈出的第一步,是研制矢量脱靶量测量雷达。为研制这种雷达,需要在海边做大量的试验,条件相当艰苦,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有一次,毛二可带领团队在海上连续工作了两天,人已经筋疲力尽,谁知在返航途中,基地又发来指令,要求他们连夜再赶赴打靶海域,从靶船上取回数据。
当时海湾的风浪很大,白天爬到靶船上9米多高的支架取数据都非常危险,更何况是深夜!但课题组却二话没说,立即掉转船头驶向外海,取回了数据。
毛二可和他的团队不畏艰辛,历经8个寒暑,终于完成了雷达定型,成果在陆海空各个领域推广使用。这些新式雷达装备部队之后,使导弹能够更精确地命中目标,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毛二可带领团队取得的另一项重要创新成果,是通用模块化实时信号处理系统。从1995年开始,毛二可带领团队从第一代研制到第四代通用处理机,终于研制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充分满足实战需要的货架产品,如今已经推广应用于雷达、制导、航天遥感、卫星导航等多个领域,形成一种军队装备信息化的基础计算平台。
管理创新确保研究进度
在确定学科方向、打造科研团队的同时,毛二可还有一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雷达所的管理模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毛二可和他的同事们就把研究所的全部科研经费、实验室设备等公共资源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综合调度团队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并且可以将科研结余的经费集中起来,用于实验室建设。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外界开始出现了对雷达所管理运行模式的议论声。这是因为,美国的高校基本都是一名导师带几名研究生,以分散的小团队来进行科研,国内不少高校也如此模仿;既然如此,为什么雷达所要搞成集中统一管理的大团队呢?
在各种议论和压力面前,毛二可再一次表现了不盲从、不跟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精神。他说:“课题组长负责制,难以适应雷达领域系统创新和技术创新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的要求。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集中全所资源和力量,构建大团队、形成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生大成果。”以后的实践,再次证明了毛二可的眼光和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