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创业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年末已至,一条不知真假的爆料新闻,突然在机器人圈大范围流传:最近某知名博主曝光了一台被调侃为“独臂杨过”的机器人“谍照”,据说它并非某创业公司PPT上的概念产品,而是猎豹移动计划下个月发布的机器人产品真身。

颇为类似雷军宣布小米生态链又将进军某行业的前夜,大概从1月开始,猎豹3月21日将在水立方推出“行业最全的机器人产品系列”的消息,就开始扰动原本风平浪静的机器人圈。

这种不安的扰动,源自猎豹老板傅盛的入场词实在太过高调。他曾在今年CES期间直言:“在机器人领域没有一家真正做出产品的厂家,要么是硬件制造的东西累加在一起,要么是做了一两个demo,好像没有真从用户角度思考这个东西到底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价格需要,需要它来做什么,总觉得我有了AI就可以掌控一切,这说明这个行业还有很大机会。”

你很难说清上述谍照是刻意曝光的噱头,还是意外泄露的真机,也很难说清它的可信度。但随着这一领域Big Player的入场,倒也给了业界一次审视机器人创业的机会。

要知道,相比于其他AI浪潮的磅礴之势,属于消费级机器人的黄金时代远未来临。最核心原因,源自产品与技术之间的矛盾关系。现阶段大多数机器人(尤其家用机器人)更像是由技术堆砌起来的“概念性产物”,而不是由需求驱动的产品。

举个例子,大概2015年,作为智能硬件的分支,市场忽如一夜涌现出一大堆“陪伴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至今也没想明白需求在哪。相反,几乎同一时期,亚马逊Echo音箱横空出世,很多机器人创业者对它颇为不屑,更没把它当做同一场景下的竞争对手,但后面的事情你们知道了:在消费级市场,智能音箱成为AI率先落地的场景。

那么遵循着相似的演化脉络,机器人又将以怎样的场景落地?

机器人的“工具属性”

让我们假定谍照为真,先预测一下它的可能性。

首先可以确定,它不是那种噱头大于实际意义的机器人,后者最知名代表是被授予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的网红索菲亚——依我之见,当它对美国名嘴查理·罗斯说出“我是个复杂的女孩,我想变得比人更聪明”;对CNBC主播索尔金说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对它的创造者戴维·汉森说出“我将会毁灭人类”时,就基本可以断言,这是一次次“言不由衷”的噱头,索菲亚更像是仿真学的突破(表情控制才是她的核心科技),而不是让人感到温暖的科技产品。

至少在2018年,人类还不喜欢这种“恐怖谷效应”的仿真机器人,而更偏爱那些真正“有用”的机器人,所以它更大可能是服务机器人。相比已初步产业化的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更大。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2016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0.3亿美元,预计2017年该市场规模达到13.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约28%。

而服务机器人又大致分两类:一种是面向企业的商用机器人,譬如接待机器人;一种是面向个人的家用机器人,譬如教育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等。

先看To B一端,过去业界一直觉得,机器人创业B端要优于C端。常见理由是,抛去机器人作为“吉祥物”的营销属性不谈,现阶段企业对机器人的最大用途,是通过“人机协作”减少日趋高企的人力成本,因此只要企业一旦觉得机器人比人工更省成本,就会为它们买单。

相反,家用机器人是个“消费增量”市场,在市场教育普及之前,很难说服早期尝鲜者以外的大众用户购买一台机器人。更重要的是,相比企业对机器人单一功能的满足,拜好莱坞所赐,大众对机器人总有不切实际的想象,认为机器人就应该是样样精通的家庭伴侣,于是对不少“陪伴机器人”颇有微词——何况这些机器人的用户体验实在糟糕。所以猎豹发布的机器人系列很可能会有适用于酒店,商场,展览馆和机场等场所,担任接待,引领,讲解和运送商品等工作的产品。

而相比To B,它最大看点是To C一端。相比企业市场,家用机器人的市场更为广阔。尽管从谍照上无法辨认那根独臂的具体用途,但可以预见,他们将以某种更加产品化的方式杀入这片概念混乱的市场。

说这一市场概念混乱,是因为按照逻辑,家用机器人的演化路径应该从“工具”,到“管家”,最后才到所谓的“伴侣”,但如前所述,过去机器人创业似乎太醉心于伴侣属性,忘记至少在现阶段,“工具”才是教育市场的钥匙。

所以在我看来,创业者如果可以通过极佳的产品体验,做出符合消费者预期的“机器人工具”,或许会有巨大惊喜——譬如在早年间的无人机领域,大疆开辟出的航拍市场,就瞬间改变了大众对无人机是“航模”的原始印象。

那么机器人杨过的落地场景是什么?可能是家政(那根机械臂可用来端茶倒水),可能是娱乐,可能是教育,也可能猎豹的最终野心是做一个机器人平台,针对不同场景,定制不同机器人。

但不管怎样,它都不能流于概念,必须是一个好用的机器人工具——我一直觉得,从现在到未来,人工智能,尤其机器人的着力点,都不应该是“照抄”人脑思维模式,而应该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成为在生产和生活中帮助人类的工具。

机器人创业的命脉

嗯,尽管听起来是另一个“物种”,但机器人仍不能脱离麦克卢汉“技术是人类延伸”的经典定义。

正是这种角色,让猎豹向机器人领域的进化变得顺遂。作为独立品类,当工具类APP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得越来越窄,另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工具:机器人,正在崛起。

但问题是:他们做机器人的优势是什么?从理论上分析,第一是数据,猎豹坐拥近6亿活跃用户,掌握了罕见的全球用户样本,这是大数据研究和标注的基础要素。其次是通用技术的储备,之前猎豹旗下公司猎户星空在微软百万名人识别子命题有限制类(只使用竞赛提供数据)中夺冠,就在业内传的沸沸扬扬;此外猎户星空现已掌握全套远场语音技术,自研全链路的远场语音交互系统猎户语音OS已与小米,喜马拉雅和美的等企业展开合作,获取到了行业最多的远场语音数据量,为他们未来语音技术的进化埋下伏笔;另外,他们对服务机器人另一项重要技术——视觉导航的打磨,也已非常成熟,直觉便知,机器人的路线规划,避障和导航等技术,关乎着机器人能动起来,动起来是否安全,聪明和敏捷,猎户星空的视觉导航的技术,可以让机器人在室内等无GPS信号的环境中工作。所以至此,语音交互,人脸识别和视觉导航,服务机器人三个最核心的技术元素,猎豹都已凑齐。

然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技术只是其最浅层次的优势,这家公司在市场中真正的胜负手,是它强大的场景化思维及产品化能力。

我一直觉得,技术是工程师的high点,却是大众最无感的东西,大众唯一关心的是产品带给他的体验。然而,很多AI和机器人创业者却由于对技术的执念(比如一味争论技术路线;比如在“非关键性应用”上,沉醉于将准确率从99.5%提升到99.6%),走了一条背离用户的歪路。要知道,在积木式创新时代,当深度学习的门槛逐渐降低,一家公司对用户场景和产品的理解才事关生死,这恰是猎豹多年进化的底层基因:产品经理思维。

在AI领域,什么是产品经理思维?

傅盛自己举过一个例子:小米的智能音箱“小爱同学”,一开始大概接了将近10个语音转文字(ASR)提供商,猎户星空是最后一家接入的,拿到的数据开始最少,但一个月时间,转换识别准确率就从第9名升至第1名,超过了很多做了多年的前辈。为什么?傅盛透露了一个细节,通常语音转文字准确率的测试方法,是测一个长文本(比如5分钟的新闻联播),但在真实的智能音箱场景中,用户几乎不会用到这么长的语音文本,而更多是对音箱说“暂停”“播放”“下一首”“上一首”等。结果这些内容的准确率,猎豹做得相当高。“我们对智能音箱的理解,就是用户拿它来听内容,我把它定义成更好的远程摇控器,这个产品思路落地以后,就可以在产品上更好的落地。”

事实上,这种稀缺的用户思维,贯穿于整个人类商业史——真正为社会带来最大福祉的产品,往往不是最先进技术的排列组合,而是用户体验的综合跃迁,就像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所言:“看一个行业的真正变化,应该看技术带来的用户体验有什么变化,用户体验的变化才能真正重新定义一个行业。比如星巴克,它只是把喝咖啡的方式改变了一下,把咖啡馆重新定义一下,结果重新改变了整个咖啡行业。”

总之,机器人距离大众心中的“完美概念”,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但在科幻电影中那些“机器人管家”踏入他们家门之前,2018年的机器人创业者,至少可以用已经成熟的技术,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出发,为他们做一款真正好用的机器人。

李北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