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教学缺失,学生方面主要有哪些原因?

首先学生不读或少读新诗。长期以来学生不读或者少读新诗,对新诗的文体特征及把握世界的方式缺乏了解,导致丧失对新诗的感悟力和判断力。这是学生不重视新诗学习的一个原因。对新诗的学习,朗读是前提。学生只有通过完成朗读这一环节,才能够对诗歌有个初步的了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感知课文。如果学生连朗读都没有,没有一点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又如何去把握新诗的文体特征、怎样了解世界方式呢?更不用说要去品味新诗语言、领悟其中的内涵了。

其次,与旧体诗相比较,新诗的意象较难把握。新诗和旧体诗的区别,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新诗形式自由,但要写好却不容易。一首好的新诗,在节奏的把握和处理上,和它的内容必须是切合的。抛开形式,新诗的表达手法和旧体诗也大相径庭。旧体诗受五千年儒教文化熏陶,格式规范,平仄节奏感强;而新诗的重点在于感情的灌注,意象的捕捉,多用通感,比喻修辞手法。

旧诗看上去受格律所限,容易因字害意。但是只要了解什么是意象,对诗中意象的把握其实并不难。所谓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是具体事物,学生把握起来就比较容易。反观新诗,却因形式上过于自由,导致内容散乱无章。诗是讲究意象的,即长用比兴手法,而新诗多用通感,比喻修辞手法,难以把握诗中的意象。

再者,在诗歌意象营造中,新诗从古典诗歌传统的“雨”“风”“落花”“流水”“明月”“窗户”“栏杆”等意象中推陈出新,融入了现代人的人生体验和社会感悟,创造出很多典型的意象。如戴望舒《雨巷》中的“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在新诗界极具代表性,表达的是人生的忧郁以及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剧性主题,全诗营造了一种迷茫、忧伤、彷徨的悲伤者形象。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有限,对人生的体验和社会的感悟不够,那么对新诗意象的把握一定程度上成为学习的一个疑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