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人们看见一辆新能源车或许不会觉得很稀奇,但在大多数的三四线城市,在路上看见一辆新能源车,人们都会下意识地多看两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在了解各个城市的新能源车销量表现你就会知道答案了。据《新能源汽车上牌保险数据库》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72万辆,同比增长了60%,其中销量前十城市合计约为37万辆,占总销量的51%。
其中位于销量第一的城市是深圳市,达到了71292辆;其次是销量为66271辆的上海市;之后则是销量达到60600辆的北京市。深圳已然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最大的城市,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普遍下调的大环境之下,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旧是一路领跑,相当给力。这些区域的消费者看多了新能源车,自然见怪不怪。
应该来讲,由于一线、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加上有新能源车的政策补贴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积极,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区域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一些原因。但是除了这些因素,以下这些因素也显得尤为重要。
限行、限购政策刺激新能源车消费的作用最大。
榜单前五的城市: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天津,它们的共同点除了经济发达之外,还有一个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限行”。受到传统燃油车实行限行限购政策、新能源车不受政策约束的影响,消费者迫不得已选择新能源车作为代步工具。
以北京为例,消费者获取传统燃油车号牌如同“中奖”,在新能源车号牌充裕的情况下,2017年上半年北京市的新能源车销量一直遥遥领先;只是到6月份新能源车号牌发放完毕之后,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明显放缓,直到年末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仅排名第三。
差异化需求是支撑新能源车市场形成区域差异消费特点的内在影响因素。
中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性比较大,导致各个地区的消费者生活习惯、消费能力等也有很大不同。榜单上新能源车销量靠前的区域无一不是经济发达地区,其消费水平整体较高,这是新能源车得以在这些区域被接受的基础,毕竟目前的新能源车售价相对同级燃油车而言,比较昂贵。
其次,受困于电池成本的制约,目前的新能源车大多是小体积车,在城市道路密集、停车困难的大城市中,其使用起来具有便利性优势。加之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诉求无非就是城市内的日常代步,小体积新能源车的短续航里程亦能满足代步诉求;而经济发达城市的基础充电设施也具有一定优势,新能源车的使用环境也较好,也一定程度减少了消费者的顾虑。
总的来讲,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区域差异化较大,其最为主要的因素大体分为这三个:一是受地区政策影响较大,无论是限号限购政策还是补贴政策,对新能源车市场形成区域差异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二是受地区经济影响,充电设备等基础设施的搭建力度直接决定着消费者的选择;三是不同地区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收入情况都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行为。
不过,即便目前新能源车的区域市场比较集中,但对未来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大有裨益。其一,能基于此逐步培养完整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其二,总结新能源车产业运行的条件,也能找到新能源车的实际消费痛点予以应对;比如以上区域市场的新能源车消费特点就可为后续拓展其他区域市场提供参考。
国内发展新能源车无疑是大趋势,但目前无疑还在起步期。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自然是切急切躁;如何根据不同地区发展现状以及消费特点,立足于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开展有盈利逻辑的新能源车业务,将是企业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