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对二战感兴趣的军事迷恐怕都对德国著名的“莱茵金属”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款造型低矮,轻便小巧的小型反坦克炮在二战初期给予了那些盟军薄皮坦克迎头痛击。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德国人出现了越来越多无法对付的“怪物”,诸如苏联的KV系列重型坦克,T-34中型坦克,法国的夏尔B1系列坦克,等等。一度被视为“作战神器”的Pak36在面对这些钢铁怪兽之时,根本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雄风”。它所能给敌方坦克带来的,只有“在正面装甲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而已。
德军从1942年初开始逐步将这门战争初期的“老英雄”换下战线,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强力的50,75,88,甚至是128毫米的自行反坦克炮。那么,这门被德国人视为“敲门砖”的垃圾反坦克炮,到了亚洲战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呢?
▲1940年的法国战役期间,一个德军37毫米反坦克炮炮组正齐心协力推动着火炮前进。
早在1929年开始,当时的中国政府就已经与魏玛共和国相关要员进行接触。而诸如未来的“国防军之父”——冯·塞克特以及法尔肯豪森都曾在中国担任过军事总顾问一职。自然,这些“洋教官”带来的不仅仅是“洋式战法”,自从1934年开始直到中德贸易破裂的1938年,民国通过贸易交换的手段,以“你出粮食贵金属,我给兵器和坦克”的方式获得了总数约为120门的Pak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装备进入当时“德械”师中,并在淞沪会战和随后的南京保卫战之中立下了无数战功。
反观当时的日军装甲部队,在侵华战争初期,日军装甲部队中仍然充斥了大量的89式中型坦克以及95式轻型坦克,甚至还有一些被称为“豆坦克”的超轻型坦克(94式)。这些坦克正面的装甲最厚处都没有超过25毫米。根本可以说是薄皮大馅饼一个。忽视装甲兵建设的日本军队在未来面对拥有更强大,更完善的美军时将会更为吃亏。
在和中国军队的反坦克炮与坦克的交战中,89式中型坦克在中国战场上没有配置穿甲弹,只能发射用来杀伤步兵的高爆弹药,在300米左右的距离根本无法对当时国军装备的一号,维克斯系列坦克构成任何实质的威胁。国军装备的37毫米反坦克炮发射的穿甲弹药足以在500-800米甚至更远距离击穿日军坦克的铁皮,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会对这些“来自友国的反坦克炮”恨之入骨的一大原因。
▲日军的94式超轻型坦克CG图片。它的正面装甲只有10毫米左右。而车载武器仅仅是一门7.7毫米的车载机枪!根本无法在远距离对低矮的37毫米反坦克炮构成任何威胁。
▲上两图分别为日军的95式轻战车(关东军涂装)以及89式中战车的相关线图。虽然分别安装了37毫米和57毫米的战车炮,但是薄弱的装甲依然不能保证它们能扛得住37毫米反坦克炮的雷霆一击
淞沪会战中,参与该战役的日军第5战车大队在整个战役期间共被击毁击伤了30辆左右的坦克(其中12辆无法修复彻底报废),而这12辆无法修复的战车中除去2辆是被国军的迫击炮炮弹命中燃料箱起火烧毁外,其余10辆都是被国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47毫米“百禄”反坦克炮所击毁的。被击伤的18辆坦克中绝大多数也被37炮所包办。从此中足可见“莱茵”炮对日军战车部队的杀伤之大
淞沪会战结束后,国军在随后的武汉,徐州等众多大型会战中皆有使用过“莱茵”37毫米反坦克炮并予以日军多次迎头痛击,而最后一门“德国敲门砖”的退役还得延长到44年美援的全面换装。伴随着日本的投降,“莱茵”炮的光荣历史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正在使用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进行训练中国军队士兵。37炮在500米发射的炮弹足以打穿日军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所有坦克
▲德军在1941年研发了“41式超口径破甲弹”(如上图)专门用于对付苏军的KV-1,T-34中型坦克,改型破甲弹最大穿深为180毫米,足以摧毁前两者的正面装甲,可是由于炮口初速过低只能在300米左右的距离对敌射击以确保首发命中。倘若能够出口给中国军队,必然又是一大“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