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厂也玩“多进程”,船还能这么造?

排水量动辄几十万吨的超大型船舶,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与贸易不可替代的支撑力量;

航母、两栖舰、核潜艇则是人类文明建造出的最庞大、最复杂的武器装备。

现代海军装备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家之间工业能力的竞争、是生产效率的竞争。能否不断缩短舰船设计与建造周期,同时不断提升建造质量,已成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造船强国、海洋大国的关键指标。

正因为如此,以信息技术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模块化造船,日益成为现代化舰船工业的必备能力。

所谓模块化造船,是在舰船建造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将舰船的整体结构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及功能模块,然后以模块为单位分别组织生产、并行作业、同步完成;然后再将不同模块按标准接口合拢组成舰船。这种将模块内的钢结构建造、设备舾装和舱室内外涂装一起完成的方法,就是模块化造船。

率先大规模采用模块化造船技术并取得引人瞩目成就的先行者当属德国布洛姆·沃斯公司。该公司行销全球的“梅科”(MEKO)型护卫舰,就是依据模块化原则设计、建造的。“梅科”一词是“可变载荷标准平台”的缩略语,即根据使命和任务的不同,可选装不同动力、武器和电子设备的标准化平台。

例如,舰上的对空导弹系统由武器集装箱、电子设备集装箱、雷达天线和若干附件组成。集装箱与舰船其他系统的接口均采用标准化连接件。武器模块的尺寸、甲板开口及模块与甲板底座间的螺栓孔等都有固定标准。

美、英、俄、日等主要海军大国也相继采用了模块化造船技术,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深化、日臻完善。美国海军的新一代“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均使用了这种舰船建造方法。“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不同的舰体模块甚至可以在不同船厂分别建造,然后运送到总装厂最后合拢。这不仅提升了建造效率,更使不同船厂各自发挥技术所长,提升建造工程整体技术水平。

模块化造船从传统的分段建造、公差造船和单元舾装等建造方法发展而来。应用于整个船造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对舰船的每一个部件、甚至每一块钢板进行数字化定义,对船厂的每一台加工设备进行编码,将建造过程精确到毫厘,将工艺流程精细到分秒,最终实现对传统造船方法质的飞跃。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官方微信(jskjqy)。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