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二战中最短命的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莫过于这位有着显赫战功的营长——维克多·格雷布纳了。说起他大家可能有些感到陌生,但是如果说到《遥远的桥》,恐怕老观众们就能猜到他到底是干什么的了。
1914年格雷布纳出生于德意志帝国的莱比锡。1937年加入党卫队后选择了入伍,作为第256步兵师的侦查营第2连连长服役至1942年末。在此期间他还获得了一枚金质德意志十字奖章。1943年1月转入武装党卫军后,他进入了新组建的SS9“霍亨施陶芬”装甲师,并跟随该师参与了诺曼底战役。在1944年7月15日的黎明,格雷布纳成功率领部队发起了一场突袭,成功将盟军硬生生的打了回去,化解了友军第277步兵师的危机。也是因为这次大胆的反击,他在9月17日,从当时SS9师师长哈策尔的手中接过了象征至高荣誉的骑士铁十字勋章。
但是格雷布纳也不会想到,他的生命也将会在隔日终结。
▲武装党卫军第9“霍亨施陶芬”装甲师师徽。该师组建自1943年2月,大部分的核心骨干来自于当时的“警卫旗队”。在1944年的诺曼底战役中,该师也是少数接受过反空降训练的精锐之一。在盟军发起的“市场花园”空降行动中,该师和友军成功的将英军精锐——“红魔”第1空降师予以重创。而本文的主角格雷布纳正是出自该师的第9装甲侦查营
1944年9月17日,格雷布纳做出了他一生中最为鲁莽也是最后一次军事行动:强攻阿纳姆公路桥。当时该地已经被英国第1空降旅的第2伞兵营占据。格雷布纳认为,自己的装甲侦察车拥有高速,而且配置的机枪和火力凶猛,对付这股只有轻武器的伞兵部队简直和“捏小鸡”一样轻松。所以他并没有在战斗一开始就下令自己的重型轮式装甲车进行侦查,而是选择了“直接冲过去,用火力压制这股小规模残兵后强行发起突击”的鲁莽战术。
当时的第2伞兵营指挥官是约翰·福斯特中校。当他们看到阿纳姆铁路桥对岸冒出滚滚浓烟和呼啸而至的发动机引擎声时,一度还以为是自己的坦克部队抵达了!但是在高兴了几秒后,德军的SdKfz.250半履带装甲车的轮廓从烟雾中冒出。福斯特中校并没有选择“硬对硬”,而是用了一种折中的方式:先放过快速突击过去的4辆SdKfz.234重型装甲侦察车,转而攻击那些车体上部敞开的Sdkfz.250半履带人员运输车。英军伞兵不顾一切的将子弹,手雷,以及PIAT(步兵反坦克抛射器,一种英国人自己研制的曲射武器,可以发射破甲弹和高爆弹)的弹药,向着公路桥上的德军装甲车队倾泻而下。格雷布纳的第9装甲侦查营顿时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那些身穿迷彩服的党卫军侦察兵刚跳下车,就被“布伦”式轻机枪的弹药撂倒在地。还有数辆半履带车被英军的破甲弹打的炸上了天,车上没有一个人幸存下来。
▲约翰·福斯特中校,正是他率领英军的第2伞兵营成功的让格雷布纳“去了西天”
格雷布纳,这个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呢?他乘坐的并不是传统的Sdkfz.250半履带运输车,而是一款在诺曼底战役期间缴获自英军的“亨伯”装甲车。在“粗犷”的德军车队中显得格外显眼。最终,格雷布纳率领的22辆装甲侦察车辆以及牵引车只有4辆轮式逃出生天。其余的18辆,包括格雷布纳本人70余名党卫军官兵都变成了英国伞兵的“盘中餐”
▲电影中的格雷布纳
▲德军的车队气势汹汹的试图通过公路桥去扫荡桥北的英军伞兵
▲电影中的福斯特中校大喊“开火!”
▲遭遇英军伞兵突然袭击后顿时乱作一团的德军装甲侦察车队。四周浓烟顿起
▲战斗结束后,德军的装甲侦察车队早已化作一团团“火焰棺材”。以上图片均出自1977年版的《遥远的桥》
阿纳姆大桥之战证明了装甲侦察车在面对有利伏击时是极其脆弱和无助的。特别是像Sdkfz250半履带车在战争后期已经显得无比力不从心,在敌人大量拥有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格雷布纳,只能说是“徒有匹夫之勇”罢了。
▲英军的PIAT单兵反坦克抛射器。因为奇葩的外形也被人称作“英格兰弹弓”
▲以上分别为Sdkfz250/3装甲通讯车和Sdkfz234/1型8轮装甲侦察车。在机动性方面前者在公路上远不如轮式的快。而且250还是敞篷,哪怕是一枚手榴弹落入车舱中也会导致全员阵亡。在武器方面,250只有一挺MG34而234已经升级为了一门20mm速射机关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