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句中数理化即中学理科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主要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已有上千年历史。
鲜为人知的是,四百年前,明末一位大才子在九死一生写成的百科全书中,对物理有另一番解释。此著作对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生物等都有深入的论述……
名门公子 醉心研究“物理”
明朝崇祯年间,安徽桐城方家出了一位奇才,名唤方以智。方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与东林党一直有联系。由于家学渊源,方以智少年时即博览群书,并养成关心时世的习惯。
稍年长,方以智拜博学多才的老儒王宣为师,一面攻读经、史,一面钻研“物理”。方以智所钻研的物理,即万物的原理,万物包括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生物等,与现代所讲“物理”自是不同。王宣本是江西人,七十岁时偶遇方以智,叹其天资聪慧,不但主动留在桐城教学,还将生平得意之作《物理学》书稿传给方以智。
方以智二十多岁时,在父亲的支持下,携书泛游南京、杭州等地。每到一处,或拜访藏书家,以书换书,或结交朋友,吟诗作对。机缘巧合,他认识了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并得以借阅西洋图书。由此,方以智从书中对西方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得以了解。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传播西方科学文化成绩不可磨灭。(源于网络)
方以智游学回家后,在桐城城郊的泽园里,与一帮文朋诗友组成泽社(类似现在的文学社)。泽社社员主要有周歧、方文、孙临等。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常聚园中,或煮酒酣歌,或激昂文字,或指点江山。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方以智每每慷慨发言后,便出示《物理学》一书,高谈“物理”之重要,诸如“今天下脊脊多事,海内之内不可不识,四方之势不可不识,山川谣俗,纷乱变故,亦不可不详也”之语。
曲终人散后,方以智则抚书夜读。“老师之书内容有些单一,且与西方的科学理论结合较少,”他且读且叹,“假以时日,我必写一部熔古今知识于一炉的物理巨著,以为当世之鉴,后世之考。”
轻衣肥马、年少轻狂的公子哥,哪知世事艰难?很快,在父亲的安排下,方以智开始准备科举考试。读书之余,他着手收集资料,准备编撰“物理”著作。
乱世流离 苦撰“物理”名著
公元1640年,30岁的方以智高中进士。崇祯帝在紫禁城德政殿召对。因回答甚合皇帝心意,方以智当场被任命为工部观政,由此踏上仕途。
大明一朝,新科进士及第,先派至六部九卿等衙门实习,时间1-3年,官名工部观政。尽管当时农民起义闹得不可开交,关外清军屡次进犯,但这一切似乎离方以智很远。当时朝中诸臣明哲保身,能不多事就不多事,对好出头者则群起攻击或排挤。如此环境下,新人方以智干脆埋头搜集资料,并着手撰写“物理”著作。经过三年潜心写作,他于公元1643年完成了一部“物理”著作的初稿。他把这部10多万字的百科全书取名为《物理小识》。
世事难料。正当方以智准备全面丰富《物理小识》的内容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在景山上吊自杀。深受皇恩的方以智在紫禁城崇祯帝的灵前痛哭,终被义军首领郭营抓住。虽被严刑拷打,连脚踝的骨头都露了出来,但方以智坚决不投降。郭营见此,便把方以智放回家中,软禁起来。不久,李自成兵败退出北京。方以智背着《物理小识》等书稿,混在逃难的人群中,一瘸一拐地流浪到南京,投奔南明的弘光政府。
深为赏识方以智的崇祯帝在景山上吊自杀。(源于网络)
方以智在北京痛哭帝灵、誓死不降义军的消息传到江南,文人们不但称他是“文天祥第二”,还把他与冒辟疆、陈贞慧、侯方域合称“金陵四公子”(后人又称“明末四公子”)。但弘光政府阮大铖等权臣心生嫉妒,居然以方以智没有为崇祯帝殉节为名,把其列为“逆贼”,要秋后算账。
报国无门,方以智只好背着那包书稿,改名吴石公,从江苏辗转浙江、福建,到广州、桂林一带卖药为生,过着“曲肱茅屋鸡同宿,举火荒村鬼作邻”的生活。几次差点命丧黄泉的方以智不但没有灰心,反而利用一切条件修改《物理小识》书稿。
屋漏偏遭连夜雨。公元1650年,清军攻入桂林,南明永历帝逃跑。方以智削发为僧,带着少子方中履躲进深山,靠吃野菜野果为生。后来方氏父子被清兵搜山截获,清将马蛟驎反复劝降方以智无果,便用死来威胁。见方以智始终不屈,马蛟驎暗生佩服,将方氏父子释放。方以智入山找到书稿后,改法名弘智,号药地,仓皇逃往梧州一带,两年后才经庐山回桐城老家。
出家后的方以智像。(来源于网络)
从轻衣肥马的公子哥到朝廷命官再到流浪苦行僧,方以智尝遍人间苦楚,而这一切让他留言后世的决心更加坚定。尽管很难找到资料,也无余财,但他或化缘求书,或庙中借宿,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花10年时间完成了《物理小识》的修订校对。
《物理小识》完成后,方以智想起崇祯帝对自己的赏识,因而产生反清复明之心,并暗与泽社老友方文等联络。公元1671年冬,清朝廷追查南明余党,方以智再次被捕。押至江西万安惶恐滩头时,他想起文天祥那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诗句,悲愤不已,乃自沉惶恐滩外的贑江而死,享年60岁。
影印本《物理小识》封面及内文。(源于网络)
留言后世 “物理”闪烁光芒
方以智虽死,但其历九死一生写成的《物理小识》一书,因其内容详尽、考据有力等原因,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闪着不灭的光芒。识通“志”,记的意思。顾名思义,《物理小识》就是对一切事物道理进行详细记录。此书共12卷近16万字,所记事物分为天、历、地、医药、草木、鸟兽等类,内容涉及哲学、音乐等社会科学知识和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其中,书中关于光学实验的记载,比西方早100多年。而书中记录大量关于动物生态学和植物栽培的知识,为后来日本等国学者撰写生物学典籍提供了参考。
《物理小识》不但总结了中国明朝及以前的科学成就,还辩证地引用了作者年轻时从汤若望处得来的科学知识。比如在地类章节中,首先记录了西方人所提的地圆说,再从理论上分析地圆说的观测依据。再如,针对传教士所说“地球距太阳有1600多万里”论断,书中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论证,并得出不合理的结论。
太阳距地球本是1.5亿公里,《物理小识》指出传教士的错误论断。(源于网络)
《物理小识》的问世并非一帆风顺。方以智将其附于另一生平巨著《通雅》后面,再将书稿交给次子方中通。作为明清之际的数学家,方中通深知《物理小识》的价值。于是,他与揭暄(方以智的学生)花多年时间,对《物理小识》进行注解修订后才单独成书发行。此书在清朝有多种版本问世,学者著书多引用其中内容,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清朝廷编撰《四库全书》时,也将《物理小识》收录其中。
公元17世纪末,《物理小识》传入日本,日本学者认为它是“牛顿之前,中国诚可自豪的著作”,读书人则竞相购买。日本早期物理学史研究者桑木或雄据此书,把“物理”翻译为英文Physics;此单词后传到中国,用以指代“物理学”,沿用至今。如此看来,《物理小识》中的“物理”与现代所讲理科的“物理”也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1、《明史稿·方以智传》;
2、书籍《方以智晚节考》(余英时著);
3、论文《桐城派奠基人方以智的传奇一生》,作者左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