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提起二战德军的经典形象,那款著名的M35钢盔可谓是重要元素之一。甚至可以说,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这款钢盔甚至成为了二战头盔的代言人。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德国钢盔的故事。
上图是由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于德国柏林的“统帅堂”英灵纪念殿的卫兵。他的左袖上的“德意志”团袖标清晰可见,此外他还佩戴着一枚冲锋队军事体育奖章。
▲一款1916型钢盔配以绿棕色的夏季迷彩
钢盔(Stahlhelm)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德意志帝国为了取代老旧,沉重的普鲁士尖顶盔,于1916年正式推出了新型的钢盔,并以制造年份命名为“M1916型钢盔”。这款钢盔重量在0.98kg-1.4kg之间,相比老旧的普鲁士尖顶盔实用性更大,且更为轻便。一名名叫瓦尔特·舒尔茨的预备役中尉参加了1916年7月29日的索姆河会战。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到:“突然,一阵剧烈的响声突然传来。我被一枚飞来的榴霰弹打到在地。这枚榴霰弹狠狠的扎入了我的头盔之中但并没有贯穿它。我也因此留住了一条性命。要是在前几年我们的头盔也能像这样防弹,恐怕就不会有那么高的炮火伤亡了。”
▲一名头戴M1916型钢盔的德军突击队队员绘画
早期的M1916盔在1916至1917年初,也只有一个灰白的官方迷彩涂装。前线将士也很少涂装自己的钢盔。直到1918年7月,鲁登道夫将军签署了命令后才将钢盔的迷彩推向正式化。他要求德军钢盔必须要被涂以多种颜色用于伪装和欺敌之用。比如说夏季的钢盔迷彩就必须使用绿棕色用以佩饰。
M1918型
M1918型钢盔是最便于大规模生产的型号。该型号采用了新式的两部分颏带的设计,可以更加方便地将头盔衬垫而不是头盔外壳固定在头部。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位于M1916型钢盔两侧的耳部的凸起部分被移除了。关于这个改变的一个错误的解释,认为是为了在佩戴钢盔时,使用野战电话更加方便。实际上,移除这个凸起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阻隔士兵的听力,并减少回声。
M1918型钢盔可以在外形上同M1916型明显区分开来,此外,在M1918型钢盔外部的两侧也没有早期型号上用于固定颏带的铆钉。
奥匈帝国版本
从1916年直到战争结束,奥匈帝国共向德国购买了416,000顶钢盔,并且在1917年,奥匈帝国开始了授权生产德国钢盔。到战争结束前,奥匈帝国已经配发大约了一百万顶各种版本的仿制钢盔。
▲一战的伊松索河战役中装备了M16钢盔的奥匈帝国士兵
奥地利M17型
奥地利M17型钢盔与德制M16型非常相似,但是颜色为淡棕色,有布制颏带,用于固定颏带的铆钉位于钢盔外部更靠上的位置。从1917年5月开始到战争结束前,共有534,013顶该型钢盔被制造出来,其中的一大部分是由位于下奥地利州布恩多夫(Berndorf)的克虏伯厂制造的。
▲奥地利版本的M17钢盔
匈牙利M18型
匈牙利M18型与奥地利M17型相似,但用于固定颏带的铆钉尺寸相对更小,且铆钉位置比奥地利的型号更靠上。颜色同样为淡棕色。这批钢盔由下奥地利州布恩多夫的克虏伯厂制造。
布恩多夫工厂的改型
布恩多夫厂同样生产了大量与众不同的本土化型号,从1917年11月开始,位于下奥地利州布恩多夫的克虏伯厂共生产了139,968这样的钢盔。
土耳其版本
德国曾向土耳其帝国交付了5,400顶没有前部盔沿的M1918钢盔。这个奇特的设计可能是出于宗教方面的需要。据说这样土耳其士兵祷告时,在不摘掉头盔的情况下就可以让前额可以接触地面。然而这个说法有待考证。
▲跪地祷告的土耳其人
M1933型
1932年,德军高层下令对一种用于代替旧式型号的新式头盔样品进行测试,这种样盔由硫化纤维(Vulkanfiber)制成。M1933型硫化纤维头盔大体上采用了以往钢盔的外观,但更为轻便。此外这种头盔易于进行小批量生产以保证在1933年初就可以进行测试,其中的极少部分被配发给德国国防军的步兵、炮兵或通信单位使用。此后,该型头盔被M1935型钢盔取代,大部分的库存被配发给民间单位如警察和消防队使用。少部分则会给一些不佩戴钢盔的高级官员备用。
M1935型
1934年,德国开始对改良型钢盔进行测试,新型号的设计来源于一战时使用的钢盔。塔勒(Thale)埃森钢铁公司(Eisenhüttenwerke company)承担了原型设计和测试工作。这种新头盔由钼钢经过多次冲压而成。缩短了头盔前檐和侧檐的尺寸,淘汰了过时的前部护盾和巨大的护耳。通风机孔虽然被保留,但被布置在头盔外壳上的孔状铆钉中。
钢盔的边缘进行了卷边处理,使其更为平滑。此外,内置的新型八瓣皮革衬垫也大大提高了头盔的安全性和可调节性。这些改进使得M1935头盔比以前的设计更加轻便和紧凑。1935年6月25日,陆军最高统帅部正式采纳了M1935头盔,并打算以此替代所有其他的头盔作为制式装备。 在M1935头盔被采用后的两年内共生产了超过100万顶。
这是最经典的M35型钢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成为了一代德国军人的象征,同时这款钢盔还远渡重洋列装了当时中国军队里的德械单位。在抗日战争初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一名头戴M35型钢盔的德械师士兵
▲肩扛捷克式轻机枪,头顶M35钢盔的德械师士兵
供民防组织使用的改型
1938年,德国人又对钢盔设计进行了修改,这种钢盔的外檐更大更宽,并增加了通风孔,最初用于消防员、民防组织、帝国劳动服务队(Reichsarbeitsdienst)或者帝国空袭预警(Luftschutz)人员,通常是黑色或深蓝色。后来在战争中,这种头盔曾被配发给了人民冲锋队(Volkssturm)成员。到1944年,这种钢盔的工艺变为以一块钢板冲压而成,原来的布内衬用乙烯树脂制造以降低成本。由于生产数量有限,这种钢盔比较罕见。从二战结束后到90年代初的联邦德国,一种修改后的战后版本的荧光绿、白色或黄色头盔仍然被配发给救援人员。
M1940型
这种型号是将M1935型的设计稍加修改以简化结构,并且制造过程也采用了热压自动化冲压技术。主要的改变是将通风孔和铆钉孔进行简化。在其他方面,M1940与M1935完全相同。德国人仍将M1940称为M1935,而M1940则是收藏家为区分两者才赋予的名称。
▲M40型钢盔
空降猎兵(Fallschirmjager)版本
这是一种经过改良后的M1935头盔,取消了前部盔檐和两侧及后部的下摆,这种设计是为了降低伞降中头部和颈部受伤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风阻。改良后的钢盔还有一种不同的、更坚固的内衬和颏带设计,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保护。而且这种钢盔的颏带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现代战斗头盔也同样使用了这种设计。
▲德国伞兵在二战中使用的最常见的M38型钢盔
M1942型
M1942的设计是战时经济紧缩的需要。钢盔外檐的卷边工序被取消,使其边缘变得更加锋利。这样的改变加快了制造工艺,并减少了制造钢盔所需的材料。涂料的颜色通常是灰绿色(陆军)或灰蓝色(空军),此外盔徽也在1943年被取消,以简化生产步骤和降低战场辨识度。在战争后期制造的M1942型钢盔上有着更多的缺陷。
▲印有党卫队“双闪电”的一顶1942型钢盔
M1944型
1942年,柏林的国防技术材料研究所设计了一种更为简化的型号,它以一块金属冲压而成,但两边都是倾斜的。在外观上与英国1944型Mk III头盔相似。据说希特勒本人因为它太过外国化而否定了这一设计。
▲1944型盔
M1945型
这是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制造的一种改型。据记载,M1945与M1942的设计相似,但完全没有通风口。这种型号极为罕见。许多收藏家和历史学家都认为,M1945型实际上还是M1942型,只不过因为工厂的机器故障而无法加工通风孔,或者只是一些未加工完成的M1942型钢盔。
▲智利仪仗队
综上所述,其实德国人对于钢盔的研究,从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也不过经历了短短的30年。但就是在这看似短暂的30年中,“德国造”的影响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时至今日,南美国家智利仍如出一辙地还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的M35钢盔的风貌。
▲1940年法国战役胜利后在巴黎进行阅兵仪式的德国国防军步兵方阵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木言北,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